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2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7-04-25
  
论文
中国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系统部分碳源/汇时空差异
赵荣钦, 秦明周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23(2):  1-6. 
摘要 ( 892 )   PDF (672KB) ( 24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1981—2001年作物产量、农业投入等统计数据,对沿海10个省市自治区农田生态系统部分碳源/汇进行了估算,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总碳吸收从1981年以来呈波动增加趋势,总碳排放则呈明显增长趋势。二者相比,碳排放明显低于碳吸收,但由主要途径农业投入导致的间接碳排放的增长速度(94%)超过了作物生育期碳吸收的增长速度(44%)。(2)各省市自治区碳吸收、碳排放变化的区域差异显著,单位面积碳吸收、碳排放变化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其中,各省市自治区总碳排放和单位面积碳排放基本上逐年增加,表明沿海发达地区农业投入较高;而碳吸收变动幅度较大,发达地区(如浙江、福建和上海等)碳吸收呈下降趋势,反映沿海地区农作物种植面积下降致使农作物生育期总碳吸收量降低。(3)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主要粮食作物碳吸收占全国比例有所下降,说明沿海地区农业种植面积减少和农业投入增加削弱了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
资源型城市生态承载力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顾康康, 刘景双, 窦晶鑫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23(2):  7-11. 
摘要 ( 722 )   PDF (239KB) ( 15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了鞍山、抚顺和本溪3个资源型城市1996—2000年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变化以及生态承载力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鞍山、抚顺和本溪3市1996—2000年生态承载力隶属度呈上升趋势,但均属一般水平,2000年分别为0.60、0.47、0.49;鞍山、抚顺和本溪3市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综合指数分别为0.82、4.04、1.10,鞍山、本溪土地利用强度低,抚顺土地利用强度高;鞍山、抚顺、本溪3市生态承载力与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的变化呈正相关趋势,能够基本达到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
基于开发需求的安徽沿江地区生态经济分区
李宗尧, 杨桂山, 董雅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23(2):  12-17. 
摘要 ( 758 )   PDF (609KB) ( 16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压力、状态和人类响应3个方面,构建了生态经济分区指标体系,结合经济开发需求的评价结果,以县(市、城区)为基本评价单元,利用主成分分析与系统聚类的方法,根据自上而下的专家定性评估,遵循空间邻近性原则,将安徽沿江地区划分为7个生态经济类型,即:合肥污染防治与城镇生态优化区、巢滁湖泊湿地保护与平原生态农业区、马芜铜宣工业污染防治与城镇生态优化区、宣南生态农业与水土保持区、安庆平原农业与湿地生态保护区、池州森林保育与生态农业区以及皖西水源保护与森林保育区。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水平聚类分析
张凤太, 苏维词, 张吉伟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23(2):  18-22. 
摘要 ( 687 )   PDF (220KB) ( 15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19个区县(自治县)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农业生产、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3方面选用20个指标,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综合水平作出分类评估。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综合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都市带动区、四川盆地边缘区、库区中部地区、渝东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和三峡库区前沿区。
三江平原退化湿地和农田土壤养分的比较研究
陆琦, 马克明, 张洁瑜, 卢涛, 倪红伟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23(2):  23-28. 
摘要 ( 775 )   PDF (547KB) ( 19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江平原农业开垦导致地表水位和土壤水分下降,原生湿地退化为沼泽化草甸和典型草甸,或者直接转化为水田和旱田。退化湿地与农田土壤养分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4种样地类型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水田>沼泽化草甸>旱田>典型草甸,全氮含量差异与有机质含量差异相一致,速效磷含量为水田>旱田>沼泽化草甸>典型草甸。这说明在湿地退化为典型草甸的过程中土壤养分严重下降,水分状况是影响湿地土壤养分下降的关键因素;但是农田土壤养分仍然保持较高水平,主要是由于耕作、施肥等非水分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水分条件和人为干扰共同决定了退化湿地和农田土壤养分状况。
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丁晖, 徐海根, 刘志磊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23(2):  29-32. 
摘要 ( 801 )   PDF (322KB) ( 25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云南省和四川省5个受紫茎泽兰入侵的样地中草本植物和灌木的种类和数量,分析了其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5个样地采得本地植物87种,其中常见本地植物32种,隶属19科31属。紫茎泽兰入侵造成5种生境条件下物种丰富度指数下降显著或极显著。除样地d外,其他样地紫茎泽兰入侵的样方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下降显著或极显著。而紫茎泽兰入侵对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影响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不同生境条件下,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有所不同,以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群落,其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下降趋势较以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为主的群落更为明显。
临策铁路沿线土地沙漠化敏感性评价
张慧, 沈渭寿, 王延松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23(2):  33-35. 
摘要 ( 662 )   PDF (122KB) ( 17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临河至策克铁路为研究对象,选择土壤、地貌、植被类型作为沙漠化敏感性评价因子,根据TM遥感影像,参考铁路沿线有关资料,并结合现场调查,编制了铁路沿线地貌、土壤和植被图。采用图层权重-级别打分叠加模型,对铁路沿线土地沙漠化敏感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临策铁路大部分位于沙漠化高度敏感区,占全线长度的54.5%;极度敏感区占4.4%。这些区域也是风沙流主要分布地区,在铁路工程施工期及运营期应该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防止沙漠化土地的扩大与蔓延以及风沙流的加剧。
南京市主要绿化树种对大气固体悬浮物净化能力及规律研究
方颖, 张金池, 王玉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23(2):  36-40. 
摘要 ( 642 )   PDF (259KB) ( 17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南京市不同功能绿地类型的26种主要绿化树种净化大气固体悬浮物的能力进行监测分析,研究不同功能区主要树种叶片滞尘量的季节变化,应用SAS软件,综合考虑单位面积滞尘量、单叶滞尘量、干重滞尘量3种指标对绿化树种滞尘能力进行聚类评估。结果表明,大部分绿化树种叶片滞尘量的季节变化为春季高、夏季降低、秋季增高、冬季达最高,这与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含量季节变化的规律相一致;同一树种在不同地点的叶片滞尘量可以反映树木所在环境空气质量,灵谷寺公园和栖霞山空气质量优于梅山钢铁厂和宁镇公路;不同树木类型间滞尘能力差异较大,灌木滞尘量最大,常绿乔木其次,落叶乔木最小。
蚌、鱼混养在池塘养殖循环经济模式中的净化效能
陈家长, 何尧平, 孟顺龙, 胡庚东, 瞿建宏, 范立民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23(2):  41-46. 
摘要 ( 1129 )   PDF (295KB) ( 19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TP、TN、PO43--P、NO3--N、NO2--N、NH4+-N、CODMn、Chla等为主要水质指标研究了在池塘养殖循环经济模式中蚌、鱼混养对主养区养殖废水的净化效能。结果表明:在7月30日到12月2日的5次测定中,除Chla外,其他指标的去除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NH4+-N在各测定时间的去除率在25.58%50.82%之间变化,平均去除率为38.05%,8月28日去除率最大,12月2日去除率最小;NO2--N、NO3--N、PO43--P、TN、TP和CODMn去除率分别在16.95%45.45%、25.23%48.48%、18.37%52.43%、19.47%49.39%、12.24%50.00%和31.88%49.63%之间,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6.93%、34.75%、36.50%、29.66%、32.49%和41.21%,且均在9月29日去除率达到最大,12月2日降低为最小。蚌、鱼混养对Chla的去除效果明显,平均去除率达83.49%。各测定时间的出水水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均明显低于进水。认为蚌、鱼混养对主养区养殖废水具有很好的净化效能。
常州地区太湖流域上游水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王备新, 徐东炯, 杨莲芳, 沈丽娟, 虞晖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23(2):  47-51. 
摘要 ( 813 )   PDF (249KB) ( 19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03年8月采用半定量采样法调查了常州地区太湖流域上游南河、运南、运北和洮滆水系29个样点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多样性,共获得113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其中,腹足纲18种,瓣鳃纲10种,寡毛纲8种,蛭纲4种,甲壳纲6种,昆虫纲67种。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和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该群落平均密度为658 m-2,其中,霍甫水丝蚓密度最高,达400 m-2。观山桥样点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多样性最高,群落物种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分别为54,4.36,0.76和0.08。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群落多样性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南河水系、洮滆水系、运南水系、运北水系.出现频率在15%以上的24个物种与6种环境因子之间的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总氮、总磷和溶解氧对该地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较大。
太湖五里湖背角无齿蚌体内滴滴涕和六六六的残留
边学森, 刘洪波, 甘居利, 李荣, 杨健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23(2):  52-56. 
摘要 ( 988 )   PDF (152KB) ( 17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为建立淡水“贝类观察”体系的初步尝试,选定2003年3月采自太湖五里湖水域的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体内滴滴涕(DDT)和六六六(HCH)含量。除β型外,α型、γ型和δ型HCH异构体及p,p’-DDE,o,p’-DDT,p,p’-DDD,p,p’-DDT均在蚌样本中明显检出。∑DDTs湿重含量5.86~14.13 ng.g-1[平均(9.27±3.04)ng.g-1],高于∑HCHs湿重含量2.45~6.46 ng.g-1[平均(4.00±1.22)ng.g-1]。p,p′-DDE、p,p'-DDD与α型、γ型HCH异构体分别为∑DDTs和∑HCHs的优势组分,说明太湖五里湖水域目前DDT的污染源可能很少,但存在较明显的新输入HCH。各蚌样的残留水平没有超过农业部、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颁布的最大限量。
流速对太湖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高月香, 张毅敏, 张永春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23(2):  57-60. 
摘要 ( 690 )   PDF (341KB) ( 23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流速条件对太湖水中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光]照度为3 300 lx、光暗比为10 h∶14 h的条件下,流速在0~75 cm.s-1范围内,适合藻类生长的最佳流速条件为u=30 cm.s-1,当流速u<30 cm.s-1u>30 cm.s-1时,藻类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当流速u≥50 cm.s-1时,藻类生长受到明显限制,数量无明显增加。
武汉东湖秋季水体中光合自氧生物膜的生长特性
梅琼, 吴永红, 肖邦定, 丰民义, 刘剑彤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23(2):  61-65. 
摘要 ( 732 )   PDF (262KB) ( 15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一种自行设计的光合自氧生物膜采样装置,在武汉东湖(重富营养化湖泊)20和100 cm水深处自然培养和收集光合自氧生物膜,研究其生长发育及活性特点。结果表明:富营养化水体中光合自氧生物膜生长经历了潜伏适应期、增长期、脱落期和恢复生长期4个阶段;光合自氧生物膜生物量、胞外多糖含量、COD含量和脱氢酶活性随培养时间延长呈稳定增长趋势;20 cm水深处光合自氧生物膜生长总体上快于100 cm水深处,并且其生物量和活性也较高;光合自氧生物膜的生理特征与一般天然水体中生长的相似,说明重富营养化水体对生物膜的胁迫作用不明显。
畜禽养殖场排放物病原微生物危险性调查
叶小梅, 常志州, 陈欣, 黄红英, 马艳, 张建英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23(2):  66-70. 
摘要 ( 687 )   PDF (234KB) ( 18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粪大肠菌群和沙门菌为指标,采集江苏省内10家不同养殖类型畜禽养殖场的排放物及其周边水、土样共37个进行观察与计数,同时分析排放污水中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以及禽畜排泄物对土壤和水体耐药细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的10家养殖场中有9家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或施于农田,且排放物的粪大肠菌群数全部严重超标,沙门菌检出率达19%,施新鲜粪肥的土壤中粪大肠菌群数(MPN,最大可能数)在105g-1以上,水体中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表现出多重耐药性,抗生素抗性细菌总数也远高于未施新鲜粪肥的土壤及水体。
江苏省部分地区农田表土多环芳烃含量比较及来源分析
丁爱芳, 潘根兴, 李恋卿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23(2):  71-75. 
摘要 ( 775 )   PDF (318KB) ( 19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集江苏省兴化市、吴江市、宜兴市、南京市六合区的农田表层(0—15 cm)土壤样品共30个,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PAHs)含量。结果表明,土壤中∑PAHs含量介于45.6~2286.8μg.kg-1之间。兴化市、吴江市土壤中PAHs平均含量分别为1 370.3、801.1μg.kg-1,污染严重;宜兴市、南京市六合区土壤中PAHs平均含量分别为210.8、126.7μg.kg-1,为轻微污染或无污染。根据不同环数PAHs相对丰度和菲(Phe)/蒽(Ant)、荧蒽(Fla)/芘(Pyr)比值以及对4地的实际调查,发现调查区土壤样品中PAHs来源复杂,主要有机动车尾气排放,煤、草和木材的燃烧以及石油泄漏等。
南京市城郊蔬菜生产基地有机氯农药残留特征
张海秀, 蒋新, 王芳, 卞永荣, 陈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23(2):  76-80. 
摘要 ( 823 )   PDF (325KB) ( 14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网格法在南京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八卦洲采集70个土壤样品,用加速溶剂萃取、固相萃取柱净化后GC-μECD测定土壤中有机氯农药(α-HCH,β-HCH,γ-HCH和δ-HCH以及o,p′-DDT,p,p′-DDT,o,p′-DDE,p,p′-DDE和p,p′-DDD)残留量。结果表明,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总量在6.18~84.72μg.kg-1之间,平均18.63μg.kg-1。DDT残留量高于HCH,为3.36~74.19μg.kg-1,平均12.61μg.kg-1。土壤中HCH残留量为2.48~17.80μg.kg-1,平均6.02μg.kg-1。DDT同系物中以p,p′-DDE和p,p′-DDT为主,而HCH中δ-HCH含量较低,其他3种异构体含量水平相当。所有土样中DDT和HCH残留量均远远低于GB/T18407无公害蔬菜产地土壤标准限定值500μg.kg-1,但大多数土样中DDT和HCH残留量远远高于荷兰无污染土壤标准。
浙江省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环境背景值
汪庆华, 董岩翔, 周国华, 郑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23(2):  81-88. 
摘要 ( 896 )   PDF (342KB) ( 24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取得的区域地球化学资料为依据,遵循地球化学背景值的基本概念,根据成土母质类型将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划分成13个统计单元,土壤环境背景值以浙北杭嘉湖与宁绍平原、浙东沿海温黄与温瑞平原、浙中金衢盆地为统计单元,在反复剔除异常值后,获得52种元素(氧化物)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为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订、土壤污染评价与修复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依据。
崇明岛公路两侧蔬菜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研究
王初, 陈振楼, 王京, 周乃晟, 许世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23(2):  89-93. 
摘要 ( 1104 )   PDF (406KB) ( 27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崇明岛公路两侧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陈海、北沿公路两侧蔬菜地土壤、蔬菜和路面灰尘样品,测定重金属Pb、Cd、Cu、Zn含量。结果表明,以上海市土壤环境背景值上限值为评价标准,所有土壤样品Pb、Cd、Cu和Zn的超标率分别为10.1%、25.4%、6.5%和8.7%;以HJ 332—2006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中蔬菜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限值(pH值6.57.5)为标准,Cd超标率在21.0%,仅有不到3%样品Pb含量超标,而没有样品Cu、Zn含量超标。以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中规定的重金属限量为标准,路侧蔬菜样品Pb含量超标率为43.2%,Cd为18.6%,Zn和Cu则小于5%。由此可见,崇明岛主要公路两侧土壤污染以Cd为主,而蔬菜污染则以Pb为主。在长期运营的前提下,低交通量公路两侧50 m范围内耕作层土壤和两侧作物会发生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路面灰尘是路侧土壤和蔬菜的潜在污染源。
研究简报
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吴天马, 丁晖, 刘志磊, 徐海根, 卞新民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23(2):  94-96. 
摘要 ( 794 )   PDF (170KB) ( 18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取云南、四川省3个不同生境作为样地,研究紫茎泽兰入侵对不同生态系统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入侵造成样地a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下降33.9%、44.2%和32.2%;样地b仅土壤速效磷显著下降31.0%;样地c土壤各营养元素未见显著变化。在不同时间,样地a处理组各营养元素含量基本低于对照组,以2005年7月至10月的差异最显著。这说明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因生境不同而异,且与紫茎泽兰的生长节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