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2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5-04-25
  
论文
免耕稻-鸭复合系统减少甲烷排放及其机理研究
甘德欣, 黄璜, 蒋廷杰, 黄梅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5, 21(2):  1-6. 
摘要 ( 660 )   PDF (153KB) ( 15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免耕不养鸭和翻耕不养鸭稻田为参照,研究了免耕稻-鸭复合系统中甲烷排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以及稻-鸭复合系统中土壤氧化还原特性对甲烷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甲烷排放通量日变化与日气温变化基本趋于一致。在水稻分蘖盛期和孕穗期,免耕养鸭稻田甲烷排放通量明显低于免耕不养鸭和翻耕不养鸭稻田, 3者之间甲烷排放通量大小差异白天明显,夜间较小。在水稻分蘖盛期、孕穗期和齐穗期,免耕养鸭稻田水中溶解氧含量比免耕不养鸭和翻耕不养鸭稻田提高38. 4% ~44. 7%。由于鸭子的活动,免耕养鸭稻田的氧化还原电位分别比免耕不养鸭和翻耕不养鸭稻田高11和18mV。而翻耕不养鸭稻田的还原物质总量分别是免耕养鸭稻田和免耕不养鸭稻田的4. 17~12. 34倍和3. 26~7. 02倍,其亚铁离子含量也明显高于后2者,表明翻耕使土壤还原程度增强,进而促进了稻田甲烷的排放。相关分析表明,免耕养鸭稻田氧化还原电位与还原物质总量、活性还原物质总量和亚铁离子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也与稻田甲烷排放通量呈负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
土壤理化特性对冬季菜地N2O排放的影响
杨云, 黄耀, 姜纪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5, 21(2):  7-12. 
摘要 ( 682 )   PDF (155KB) ( 17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取7种具有10a以上种植史的菜地土壤, 通过室外盆栽试验研究施尿素条件下影响冬季菜地N2O排放的主要土壤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土壤间N2O排放具有显著差异。对照菜地的季节性N2O-N排放总量为2. 74~4. 37mg·盆-1,排放量与土壤本底的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及pH值呈弱线性相关。施尿素不仅促进了N2O的排放,而且加大了土壤间N2O排放的差异,季节性排放总量为6. 39~29. 38mg·盆-1。与2000—2001年麦田相比,虽然菜地施尿素量低于麦地,但是N2O排放量无明显减少,菜地和麦地土壤的N2O排放均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C/N比值呈显著负相关。此外,施尿素菜地的N2O排放与土壤粘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砂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化肥氮的N2O-N转化系数主要受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果园间种白三叶草对土壤生态及果树生产的影响
齐鑫山, 丁卫建, 王仁卿, 聂岩, 田明英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5, 21(2):  13-17. 
摘要 ( 1224 )   PDF (123KB) ( 16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我国果园长期沿用清耕除草方式所带来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和果品品质变劣等问题,于1999年在山东省烟台市5个试验点分别设置了由种草样地及其清耕对照样地组成的5组可比样地,对苹果园间种白三叶草(Trifoliumrepens)对土壤生态和果树生产的影响进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果园种草3a后0—30cm土层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3. 3g·kg-1,氮、磷、钾等养分含量有较大提高,尤以表层土壤更明显;土壤含水量得到提高,尤以夏秋多雨季节更明显;种草果园地下5cm处土温夏季比对照平均降低4. 1℃,而冬季升高2. 5℃,使土温的全年变化较为缓和;种草果园果品产量平均增加7. 04%,年产牧草2 130kg·hm-2,每年可增加经济收入5 328元·hm-2
桂西北喀斯特地区6种退耕还林(草)模式的效应
曾馥平, 王克林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5, 21(2):  18-22. 
摘要 ( 723 )   PDF (119KB) ( 17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桂西北喀斯特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退化造成的水土流失加剧以及石漠化严重的现状,筛选适合该地区植被快速恢复的5种人工造林(草)方式和自然抛荒恢复模式,分析评价各种模式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随着经营年限的增加, 6种退耕还林(草)模式都使土壤肥力、生物生产力明显提高。对水土保持最好的是自然抛荒,其次是牧草、板栗+金银花、毛竹和木豆,最差的是任豆;经济效益最好的是牧草,其次是任豆、毛竹、板栗+金银花和木豆,最差是自然抛荒。 
全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信息共享系统设计与实现
孙勤芳, 缪旭波, 高振宁, 汪阳, 赵志强, 贺昭和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5, 21(2):  23-27. 
摘要 ( 710 )   PDF (99KB) ( 14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建设的要求,针对全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信息特征,描述了“全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信息共享系统”的设计背景、系统总体结构、数据组织形式以及信息表达方式,并探讨了实现信息共享系统的结构化设计、系统网络的集成式服务模型、动态网页制作、元数据库构建、统计信息的空间化表达方法、空间统计分析和信息共享安全保障等信息共享的关键技术途径。
外来入侵杂草空心莲子草对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林金成, 强胜, 吴海荣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5, 21(2):  28-32. 
摘要 ( 758 )   PDF (133KB) ( 24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样方法调查了南京市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生长生境中杂草的种类和分布。结果表明,南京市秋季空心莲子草分布样点有杂草30科101种,其中以禾本科、菊科、蓼科居多。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杂草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水分条件和人为干扰强度。经Q型分析, 24个样点可划分为3个聚类群:聚类群Ⅰ包括的样点均分布在路边和田边开阔地以及小河、小沟和湖的岸边,以马唐、狗尾草和牛筋草为优势种;聚类群Ⅱ的样点都是农田隔离带如田埂以及农田中的沟壑,以波斯婆婆纳、碎米莎草、野塘蒿和铁苋菜为优势种;聚类群Ⅲ的样点以菜地和果园为主,以马唐、香附子、马齿苋和黄鹌菜为优势种。分析了空心莲子草重要值与物种丰富度之间的关系,当空心莲子草重要值大于1. 5时,样方物种丰富度随重要值的增加而减小。2者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表明空心莲子草的入侵对生物多样性有不利影响。
村级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调控研究——以石辛庄为例
刘月敏, 汤纯鹏, 王跃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5, 21(2):  33-37. 
摘要 ( 639 )   PDF (127KB) ( 13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生态学原理,从结构元、结构链和结构网3个层次对石辛庄村级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进行调控,并从生态效益、资源利用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4个方面对该生态经济系统的调控效果作了评价。
吉林省西部农牧交错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影响
吴东辉, 张柏, 陈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5, 21(2):  38-41,45. 
摘要 ( 668 )   PDF (251KB) ( 14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吉林省西部农牧交错区典型生境土壤线虫群落进行调查,共捕获线虫23属、1 264只,优势属为真滑刃属和短体属。研究结果显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线虫群落特征有一定影响,不同生境间土壤线虫群落共有属不多,农业生产活动促使土壤线虫向土壤下层移动;不同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影响不同, 4种生境中,居民点园地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最高,而玉米田最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线虫功能类群差异显著,玉米田不利于捕食类群/杂食类群的存在。 
碳源及碳氮比对异养反硝化微生物异养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傅利剑, 郭丹钊, 史春龙, 黄为一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5, 21(2):  42-45. 
摘要 ( 1016 )   PDF (243KB) ( 29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碳源(甘油和柠檬酸钠)及碳氮比对纯培养的异养反硝化菌HP1 (Pseudomonas alcaligenes)异养反硝化能力影响的试验表明,碳源种类对硝酸还原酶活性没有明显影响,对氧化亚氮还原酶活性有影响。批式培养方式下最适C/N为8,菌株HP1可以利用NO3- 作为唯一氮源进行反硝化作用,证明HP1至少有2种硝酸还原途径。连续培养方式下温度对菌株HP1异养反硝化作用中间产物的积累有影响,不同C/N时均有NH4+ 积累,C/N为3时还有NO2- 的积累。
环太湖丘陵地区农田氮素随地表径流输出特征
王鹏, 高超, 姚琪, 韩龙喜, 申霞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5, 21(2):  46-49. 
摘要 ( 675 )   PDF (134KB) ( 15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环太湖丘陵地区农田氮素随地表径流的输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表径流中TN浓度随径流量而变化,浓度峰值出现时间滞后于径流量峰值;径流发生前期,NH3-N和NO3--N浓度水平相当,后期NO3--N浓度缓慢抬升,而NH3-N含量缓慢下降;NO2--N浓度相对较低,随时间快速下降;对于TN和NO3--N而言,溶解态含量高于悬浮态,而溶解态和悬浮态NH3-N的浓度相当;无机氮平均浓度高于有机氮,有机氮尤其是悬浮态有机氮浓度表现出随径流量而变化的特点。
上海郊区旱作农田氮素流失研究
黄沈发, 陆贻通, 沈根祥, 唐浩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5, 21(2):  50-53. 
摘要 ( 672 )   PDF (109KB) ( 16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测坑和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上海郊区旱作农田氮素降雨径流和降雨渗漏流失的特征、相关因素和流失负荷。结果表明:平水年重质土麦地总氮流失负荷为18. 38 kg·hm-2,其中降雨径流总氮流失负荷为4. 4kg·hm-2,渗漏为13. 98kg·hm-2;菜地总氮流失量为55. 65kg·hm-2,其中降雨径流总氮流失负荷为21. 6kg·hm-2,渗漏为34. 05kg·hm-2;旱田氮素流失以硝态氮为主,占总氮90%左右。施用有机肥可较大幅度地减少旱田的氮素渗漏流失。 
皖南茶区土壤硒含量及其与茶叶中硒的关系
王雅玲, 潘根兴, 刘洪莲, 迟传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5, 21(2):  54-57. 
摘要 ( 810 )   PDF (114KB) ( 19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集皖南泾县茶区7个主要茶园和安徽茶树良种场土壤和茶叶样品,分析土壤-茶叶间硒分配与分布的特点以及茶叶中硒含量与土壤和茶树品种的关系。结果表明,皖南泾县茶区土壤硒平均含量为( 0. 413±0. 146 )mg·kg-1,高于我国土壤表层硒平均含量背景值,在我国自然茶园中属正常偏高水平。硒在土壤剖面的分布受生物富集性、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因素的影响。春茶含硒量高于秋茶,春茶含硒量为0. 096 ~0. 216mg·kg-1,多数属中等含硒水平。茶叶含硒量是土壤含硒量、茶叶采摘季节、茶树品种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因此通过选育硒富集力强的良种茶树、合理配施硒肥、调节土壤pH值及养分状况以及适时采摘茶叶等措施,可以实现富硒绿茶生产。
代森锰锌及其代谢产物在荔枝与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金怡, 石利利, 单正军, 蔡道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5, 21(2):  58-61. 
摘要 ( 1002 )   PDF (107KB) ( 20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代森锰锌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ETU)在荔枝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80%的代森锰锌可湿粉剂在荔枝树上喷施后,主要残留在荔枝果皮中,且消解速度较快,其中母体消解半衰期为4. 02~5. 14d; ETU消解半衰期为2. 52~3. 24d;代森锰锌及ETU在土壤中消解较快,半衰期分别为5. 63~9. 88d和4. 95~14. 2d。施药1 600mg·L-1,使用4次,末次施药距收获间隔10、20和30d,荔枝果肉中代森锰锌残留量均小于1mg·kg-1,代谢产物ETU均小于0. 02mg·kg-1。该药为易消解农药(t1 /2 <30d),按推荐剂量使用是安全的。
敌敌畏在颗粒物上吸附的支配因素
哈斯其木格, 杨宏伟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5, 21(2):  62-65. 
摘要 ( 693 )   PDF (115KB) ( 12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敌敌畏在颗粒物(呼和浩特土壤和黄河水体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探讨了颗粒物性质如有机质含量、粘粒含量、阳离子交换量(CEC)、pH值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敌敌畏在2种颗粒物上的吸附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可用Freundlich等温式描述,吸附常数Kd为5. 822 0和11. 738 8;颗粒物性质与吸附常数的相关分析发现:支配敌敌畏在颗粒物上吸附的主要因素是有机质含量、pH值和离子强度,随着pH值的增加和离子强度的降低,敌敌畏在2种颗粒物上的吸附量增大。
钢铁工业区周边农业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残留及评价
葛成军, 安琼, 董元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5, 21(2):  66-69,73. 
摘要 ( 697 )   PDF (188KB) ( 23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某大型矿业企业周边农业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残留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PAHs总残留量范围为312. 2~27 580. 9ng·g-1,且以4环以上多环芳烃组分为主。所有土样中均检出PAHs,单一污染物以芘、艹屈、荧蒽、苯并[a]芘、蒽、菲、苯并[a]蒽、苯并[k]荧蒽、茚并[1,2,3 cd]芘、苯并[g,h,i]苝为主。PAHs残留量与有机质含量相关性较好。不同样区土壤PAHs残留量受常年风向影响明显。以加拿大农业区域土壤PAHs的治理标准值为指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表明,研究区农业土壤达重污染水平的占37%,中度污染的占19%,轻污染的占25%,另有13%的采样点污染程度处于警戒限,仅有6%的采样点尚处于安全级。
六种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体外毒性效应
顾颖, 王雨轩, 王斌, 朱增银, 尹大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5, 21(2):  70-73. 
摘要 ( 1029 )   PDF (176KB) ( 27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体外毒性试验,研究乙酰甲胺磷、巴丹、高效氯氰菊酯、甲基硫菌灵、异菌脲和哒螨灵6种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体外反应体系中, 6种农药均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酰甲胺磷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抑制率随着浓度增高先下降后上升, 1mg·L-1时抑制率最低,为10. 07%;甲基硫菌灵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抑制率随着浓度增高先上升后下降, 0. 125mg·L-1时抑制率最高,达60. 32%;巴丹、高效氯氰菊酯、异菌脲、哒螨灵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抑制率随浓度增高而上升。
专论与综述
强化环境安全 确保可持续发展
高振宁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5, 21(2):  74-76,80. 
摘要 ( 737 )   PDF (115KB) ( 16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环境安全的概念和研究意义、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和内容、主要措施等方面对强化环境安全进行了探讨。认为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强化公共环境安全观念,走循环经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保障环境安全的经济运行模式,强化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建立环境安全监控管理体系,完善环境政策法律体系,加强环境保护法制化进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多元化环境保护投入体系以及加强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是强化环境安全、确保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研究简报
废弃鸡毛化学降解工艺研究
穆杰, 徐阳春, 沈其荣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5, 21(2):  77-80. 
摘要 ( 1177 )   PDF (122KB) ( 37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酸、碱条件下不同化学药品对鸡毛降解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有效的助剂以提高复合氨基酸的产率;并在水解温度恒定、水解剂硫酸3mol·L-1或氢氧化钾6mol·L-1及常压条件下,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固液比、助剂用量、水解时间对水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碱处理条件下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酸处理条件下以金属盐作用效果最好,增产率18. 0%;碱处理条件下以硫化钠作用效果最好,增产率达39. 8%。在水解温度115~120℃及常压条件下,水解剂为3mol·L-1硫酸处理的最佳水解工艺为固液比1∶3、助剂用量120g·kg-1、水解时间10h; 6mol·L-1氢氧化钾作为水解剂时的最佳水解工艺为固液比1∶3、助剂用量120g·kg-1、水解时间1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