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5-05-25
  
区域环境与发展
祁连山大野口小流域生态系统水文调节服务的尺度特征
孙飞翔, 吕一河, 胡健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3):  273-279.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3.001
摘要 ( 680 )   HTML ( 2 )   PDF (2287KB) ( 19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态水文服务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上游山地生态系统主要为通过植被-土壤复合体实现的水文调节服务。通过在祁连山中段北坡大野口小流域的监测及对2002—2010 年间降水/ 径流的统计和相关分析发现,山地生态系统通过水文调节将不连续的大气降水转化成连续、相对稳定的径流,显著调节了径流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在次降雨和连续降雨期尺度上水文调节主要影响样地的降水-植被-土壤水的响应关系,在流域尺度上则影响大气降水-径流的关系。通过降水/ 径流比值在月、年尺度上的统计和相关分析发现,植被在生长季对流域径流量存在影响,但并没有影响到小流域大气降水-径流产流变化的年内总体趋势;植被生长对径流的影响可以在年际间反映出来。通过对2002—2010 年植被指数(叶面积、净初级生产力和植被覆盖度)与“蓝水”、“绿水”占总降水量的比例的线性回归分析及相关分析发现,植被指数的提高与“蓝水”的减少和“绿水”的增加有一定的关联性。根据该研究结论,对祁连山区生态系统水文服务的评价应综合考虑上游生态维持与中、下游农牧业以及整个祁连山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应客观认识上游山地生态系统“绿水”贮存与中、下游“蓝水”需求之间的矛盾关系。
淮河流域(河南段)水生植物分布特征及成因
蒋丽, 李峰, 王志强, 陈心胜, 任勃, 谢永宏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3):  280-285.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3.002
摘要 ( 1001 )   HTML ( 1 )   PDF (1063KB) ( 21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淮河流域内水生植物特征及分布成因,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淮河流域(河南段)水生植物的组成、水体和土壤环境特征及两者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共有水生植物51 种,其中挺水植物种类最多,共计28 种,占物种总数的54.9%;沉水植物12 种,浮叶植物10 种,两者共占物种数的43.1%;漂浮植物仅有浮萍1 种。主要群落类型共14 种,其中沉水植物5 种,挺水植物6 种,浮叶植物3 种。群落间各环境因子变异较大,其中以水体铵态氮、硝态氮、总氮、总磷、可溶性磷等变化最显著。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水体环境因子如总磷、可溶性磷酸盐、铵态氮和溶解氧是决定该区域水生植物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
北疆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特征
黄观, 刘志红, 刘伟, 张洋, 展鹏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3):  286-292.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3.003
摘要 ( 600 )   HTML ( 1 )   PDF (1639KB) ( 20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多种分辨率的MODIS 气溶胶产品,分析2000—2013 年间北疆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并结合对应能见度资料,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空间上,区域内近14 a 平均AOD 大体呈现中心高、边缘低的分布格局;高值区内地级城市年均AOD 为0?? 335,是对应北疆地区均值的1.33 倍,其中奎屯市AOD 最高;次高值区内地级城市年均AOD 为0. 202,是对应北疆地区均值的0. 80 倍,其中塔城市AOD 最低;低值区内无地级城市。时间上,近14 a 北疆年均AOD 值在0.221~0.283 之间变化,2003 年最高,2005 年最低;AOD 值春季最大,秋季最小,全区四季AOD 多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冬季下降幅度最大;近14 a 月平均AOD 值在0. 186~0. 395 之间变化,最高值出现在2 月,最低值出现在10 月;塔城和阿勒泰的月均AOD 与能见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0. 05),而乌鲁木齐和石河子的月均AOD 与能见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0. 05)。
西安市工业内部碳排放的拉动效应与空间分异
张艳芳, 位贺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3):  293-300.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3.004
摘要 ( 503 )   HTML ( 3 )   PDF (1550KB) ( 17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西安市工业各行业碳排放的拉动效应和空间分布特征,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模型核算西安市工业各行业直接和间接碳排放量,依据相关指标以区县为单元将各行业碳排放进行空间分配。结果表明,西安市90%的工业行业间接碳排放量均超过直接碳排放量,工业内部碳排放具有较强的拉动和关联效应;通用、专用设备和电气机械及器材等制造业碳排放拉动能力较强,导致热电生产、供应业,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以及石油加工、炼焦业碳排放量较大;西安市工业6 大代表性行业碳排放空间分布显示,未央区、户县和雁塔区为重点减排区;西安市工业碳排放的拉动效应大致呈几何级数递减的趋势由城市内部向外部扩散。
基于Agent的农工复合型生态产业园的建模与仿真
黄义乔, 刘晶茹, 王效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3):  301-307.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3.005
摘要 ( 575 )   HTML ( 2 )   PDF (1553KB) ( 16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工复合型生态产业园是集农业和工业为一体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区域产业共生系统。构建了一个“企业+农户”的小层面农工复合生态工业园,运用基于Agent 的建模方法,建立了农工复合型生态产业园产品和废物交换框架模型,通过系统仿真研究了园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系统仿真角度探讨产业共生行为对农工复合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演变的影响和作用。仿真结果表明,园区总产值、总利润和园区内共生交易额均随周期的变化保持增长直至平稳,当共生企业加入园区时增幅明显;园区中废物利用率在共生企业加入后迅速增长,农药和化肥使用量逐渐减少,有机肥使用量增加;园区带动生态化种植农户比例的增加表明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生态化种植道路。
基于DEA-Tobit两阶段法的上海浦东新区垃圾转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郑莹莹, 周锐, 王新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3):  308-313.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3.006
摘要 ( 612 )   HTML ( 0 )   PDF (1206KB) ( 18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合考虑经济和环境效率,采用DEA?Tobit 两阶段法对浦东新区的生活垃圾转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第1 阶段,运用DEA 方法中的SBM?undesirable 模型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13 个生活垃圾转运单元的综合效率,结果发现浦东新区生活垃圾转运的平均效率为0。668,普遍存在投入冗余和非期望产出过多等问题,且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第2 阶段,采用Tobit 模型对转运效率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收集密度、垃圾分类和中转站的设备水平对生活垃圾转运效率有显著影响。
西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特征与群众环保意识
韩智勇, 梅自力, 孔垂雪, 陈细会, 范建强, 谢燕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3):  314-319.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3.007
摘要 ( 705 )   HTML ( 1 )   PDF (939KB) ( 17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机选择我国西南地区22 个自然村,通过问卷调查、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测试等方法,对当地农村生活垃圾的污染和处理现状,垃圾特征,群众对生活垃圾的认知、支付意愿和影响因素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我国西南地区农村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78 g·d-1,主要组分为厨余、灰土、橡胶和纸类。垃圾容重、含水率、灰分、可燃物和热值分别为107 kg·m-3、37. 04%、25. 73%、37. 23%和8 008 kJ·kg-1。该地区生活垃圾具有惰性物质含量低、容重低,可回收物比例和热值高的特征。群众对生活垃圾的污染性认知主要来源于直观感受,对可回收生活垃圾的认知直接受当地废品回收商的影响,对有毒有害垃圾的认知不足。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年收入对认知水平有一定的影响,对群众支付意愿无明显影响。群众的支付意愿与垃圾收费呈指数衰减关系,以每户每月不超过5 元为宜。在西南地区农村实施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已具有一定的基础。
自然保护与生态
杨树-冬小麦间作系统细根分布特征及对施氮的响应
吴永波, 吴殿鸣, 薛建辉, 褚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3):  320-325.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3.008
摘要 ( 524 )   HTML ( 0 )   PDF (900KB) ( 14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太湖流域杨树-冬小麦间作(简称杨麦间作)系统和冬小麦单作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下杨麦间作系统中冬小麦和杨树细根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冬小麦单作系统之间的差异,探讨林木根系在减少径流中养分流失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1)单作冬小麦根长密度和单位土体根干质量均大于间作系统,间作系统中越靠近林带的冬小麦根长密度和单位土体根干质量越小。(2)单作地和间作系统冬小麦根长密度和单位土体根干质量最大值均出现在灌浆期。(3)随着施氮量的加大,冬小麦和杨树细根根长密度和单位土体根干质量均有所增加,且在间作系统中>40~80 cm 土层杨树细根根长密度和根干质量所占比例增加。(4)间作系统减少了硝态氮随淋溶的流失量,灌浆期减少幅度为49.08%~55. 49%。
江西南昌市迁徙期和越冬期湖泊鸟类多样性
邵明勤, 石文娟, 蒋剑虹, 郭宏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3):  326-333.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3.009
摘要 ( 664 )   HTML ( 6 )   PDF (1136KB) ( 19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3 年10 月至2014 年4 月,采用样点和样线法,对南昌市5 个湖泊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12 目40 科114 种,其中水鸟52 种。国家Ⅰ级保护鸟类3 种: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黑鹳(Ciconia nigra)、白鹤(Grus leu?cogeranus)。国家Ⅱ级保护鸟类6 种。就居留型而言,冬候鸟和留鸟种数较多,分别占鸟类总种数的49.12%和36. 84%。各时期鸟类居留型组成略有差异。5 个湖泊中,艾溪湖鸟类种数(75 种)极显著高于其他湖泊(4,30 =5. 474, =0.002),水鸟种数占该湖泊鸟类总种数的比例(33. 33%)最小,军山湖鸟类种数和林鸟种数均最少。金溪湖、青岚湖和军山湖水鸟种数均比艾溪湖和瑶湖高。瑶湖鸟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均最高,军山湖鸟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均最低,但优势度指数最高。5 个湖泊中鸟类相似性指数最高的是艾溪湖和瑶湖。2 个迁徙期5 个湖泊鸟类均匀性指数显著高于越冬期(2,4 =8. 352, =0. 037)。秋季迁徙期水鸟种数和比例与越冬期相似,水鸟种数(2,4 =10. 111, =0.027)和比例(2,4 =19.867,P =0.008)分别显著和极显著高于春季迁徙期。合理开发的城市湖泊仍可为鸟类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水产养殖会降低湖泊鸟类多样性,使其群落结构单一。
蓝藻水华消亡对湖泊表层沉积物中氨氧化细菌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黄睿, 沈烽, 罗娟, 王司辰, 唐启彤, 徐慧敏, 吴燕, 赵大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3):  334-339.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3.010
摘要 ( 642 )   HTML ( 3 )   PDF (1319KB) ( 19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索蓝藻水华消亡对湖泊表层沉积物中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的影响,设计了室内沉积物-水微宇宙模拟体系,体系中分别添加野外收集蓝藻和室内培养蓝藻,运用荧光定量PCR 和克隆建库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氨氧化细菌的丰度、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表明:(1)添加蓝藻处理组的氨氧化细菌丰度和群落多样性高于未添加蓝藻的空白对照组;(2)属于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的N. oligotropha 类群在表层沉积物的氨氧化细菌中占有绝对优势,相对丰度达75%;(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添加蓝藻处理组的氨氧化细菌中新出现了N. communisNitrosospira 类群。添加蓝藻会提高沉积物中氨氧化细菌的丰度并增加其群落多样性。
稻田施用菌渣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及评价
栗方亮, 王煌平, 张青, 王秋营, 罗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3):  340-345.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3.011
摘要 ( 643 )   HTML ( 2 )   PDF (952KB) ( 16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采集6 个不同菌渣用量处理的土壤,在实验室进行土壤筛分,研究稻田施用不同用量菌渣下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并对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施用菌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土壤团聚体的分布。总体来看,不同处理土壤团聚体的优势粒级为>2. 0、>0.5~1. 0 和>0.25~0.5 mm,施用菌渣提高了土壤中>2. 0 mm团聚体含量,且菌渣施用量越高,>2. 0 mm 团聚体含量越高。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随菌渣用量的提高而增加(中量菌渣处理除外)。分形维数随菌渣用量的提高而减小。相关分析表明,MWD 和GMD之间呈显著正相关,>2. 0 和>1.0~2. 0 mm 土壤团聚体含量分别与MWD 和GMD 呈显著正相关,与分形维数呈负相关,但不显著,指标MWD 和GMD 适用于该菌渣处理的>2. 0 和>1. 0~2. 0 mm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评价。
黄土台塬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分解特性
李媛媛, 齐璐, 刘梦云, 刘丽雯, 张瑜英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3):  346-352.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3.012
摘要 ( 546 )   HTML ( 3 )   PDF (1344KB) ( 17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影响,以黄土台塬的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天然草地和耕地等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分解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土壤可矿化碳含量和有机碳矿化速率均表现为天然草地和灌木林地较高,耕地最低;而土壤有机碳矿化率和呼吸速率表现为耕地和乔灌混交林地较高,灌木林地和天然草地较低。 在土壤孵化的1575h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矿化过程均可划分为4个阶段:0.5~5h(第1阶段)、5~111h(第2阶段)、111~399h(第3阶段)和399~1575h(第4阶段);前399h是可矿化碳排放的主要时段,前111h是土壤可矿化碳排放速率最大且排放速率下降速度最快的主要时段;总体上,土壤可矿化碳累积排放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可矿化碳累积排放速率则逐渐降低。 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 土壤有机碳矿化分解速率与有机碳总量有关,土壤呼吸与有机碳总量、矿化碳总量相关性不显著(>0.05)。
污染控制与修复
水体浊度对沉水植物菹草生长的影响
王晋, 林超, 张毅敏, 杨飞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3):  353-358.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3.013
摘要 ( 495 )   HTML ( 0 )   PDF (1082KB) ( 17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在不同浊度〔(30±3)、(60±3)和(90±3)NTU)〕水体中光强对菹草生长以及茎部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探讨了光胁迫引起的菹草株高,叶片数,以及茎部光合特性、过氧化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 结果表明,不同浊度对菹草植株株高的影响程度不同,但试验结束时,各浊度组与对照组之间株高无显著差异(>0.05);20和27d时,30NTU浊度对菹草叶片数无显著影响(>0.05),但试验结束时30NTU浊度对菹草叶片数有极显著抑制作用(<0.01);27和33d时,60和90NTU浊度对菹草叶片数的抑制作用达极显著水平(<0.01);试验10d时各浊度组对菹草茎部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影响不显著(>0.05);各浊度组值随试验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同一试验时间各浊度组菹草茎部相对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始终达极显著水平(<0.01);菹草茎部SOD活性随浊度的增加逐渐增大,POD活性则随浊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
巢湖水体-沉积物磷形态与有效性
龚莹, 王宁, 李玉成, 宗宁, 罗军, 谢毫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3):  359-365.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3.014
摘要 ( 486 )   HTML ( 0 )   PDF (1184KB) ( 15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巢湖磷形态内源污染特征及生物有效性,采用传统化学方法和梯度扩散膜技术(DGT),分析了巢湖水体和沉积物磷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不同区域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西部湖区水体中总磷(TP)和可溶性无机磷(DIP)浓度高于中、东部湖区,处于富营养化水平。不同湖区沉积物中TP、铁/ 铝结合态磷(Fe/ Al?P)和藻类可利用磷(AAP)由大到小依次为西部、东部和中部,钙结合态磷(Ca?P)分布没有明显差异,有机磷(OP)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东部、西部和中部湖区;沉积物中生物有效性磷(DGT?P)含量全湖分布差异较小,河口处波动较大,说明河口受河流携带污染物影响较大;沉积物中DGT?P 含量与高活性AAP、Fe/ Al?P、OP 和DIP 含量相关系数R 分别为0. 541、0.547、0.731(<0.01)和0.438(<0. 05),因此可考虑将DGT 作为生物有效性磷监测手段。等温吸附实验表明东、西部湖区沉积物对磷酸盐具有较高吸附潜能,中部湖区较低;然而平衡溶液中DGT?P 却存在较大差异,西部湖区9 号样点最大平衡浓度(0. 62 mg·L-1 )约为东部湖区3 号样点(0. 07 mg·L-1 )的9 倍,说明沉积物对上覆水磷的生物有效性存在较大影响。
铜绿微囊藻水华对水泥界面磷素动态影响的模拟
朱咏莉, 吴清, 徐莎, 吴丽云, 韩建刚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3):  366-371.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3.015
摘要 ( 455 )   HTML ( 0 )   PDF (1322KB) ( 15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集太湖梅梁湾水样和底泥样,添加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模拟水华发生全过程,以揭示藻群动态对水-泥界面磷素变化的影响。培养期间(238 d),铜绿微囊藻一直处于“增殖-悬浮”交替状态。藻体增殖引起上覆水pH 值平均升高11%~ 14%。藻体第1 次大量增殖后,水中总磷(TP)含量降低90%以上,底泥有机磷(Or?P)含量明显增加。增殖?悬浮交替过程中,水溶性磷(WP)在TP 中的比例从初始的93%降至11%。相比较而言,Or?P 含量表现为降低和升高交替变化。水泥两相WP 含量在藻体首次增殖后迅速降低,但此后平均回升2.7倍(水中)和1.7 倍(底泥)。底泥碱性磷酸酶活性与Or?P 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0. 05),与WP 呈极显著正相关(<0.01)。可以认为,铜绿微囊藻水华过程中,部分藻体迅速衰败分解后释放数量可观的WP,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藻群增殖-悬浮反复和交替发生。
镧生物质炭对磷酸根离子的吸附特性
戴敏, 王建国, 巢军委, 汤芳, 朱励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3):  372-379.  doi: 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3.016
摘要 ( 467 )   HTML ( 0 )   PDF (1316KB) ( 17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首次合成的高效、低成本、环境友好并可回收还田再利用的镧玉米秸秆炭磷酸根离子(PO3- )吸附剂,采用热力学、等温线和动力学等吸附试验方法,研究了镧玉米秸秆炭对PO3-  的吸附特性。在镧玉米秸秆炭吸附PO3- 过程中,自由能变小于0,而焓变和熵变大于0;等温线符合Langmuir 等温吸附模型,25 ℃时最大吸附量为78.36 mg·g-1;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PO3- 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1时的吸附速率常数为23. 19×10-2mg·g-1·min-1;颗粒内扩散模型拟合直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而表现为二段线性;吸附量在pH 值为3~7 范围内较大,且不受除200 mg·L-1 CO2-与2 000 mg·L-1 CO2-和F-外其余共存离子的影响。镧玉米秸秆炭对PO3- 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反应,是以物理吸附为主的单层吸附;吸附过程由表层扩散和颗粒内扩散主导,吸附速率由边界层厚度控制;镧玉米秸秆炭对PO3- 的吸附具有较广的pH 应用范围、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较大的吸附量和吸附速率。镧玉米秸秆炭在富养化水体和含磷废水的净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有机负荷对潮汐流人工湿地净化农村生活污水的影响
杜新, 施春红, 马方曙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3):  380-384.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3.017
摘要 ( 578 )   HTML ( 1 )   PDF (1001KB) ( 17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村生活污水排量逐年增加,传统人工湿地复氧能力较差,床体氧环境直接影响污染物去除效果。通过模拟农村生活污水间歇排放特征,构建新型潮汐流人工湿地小试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COD 负荷下(167.9、221. 9、610.3 和760.0 g·m-2·d-1)床体氧环境和污染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有机物浓度是潮汐流COD 去除效果的主要限制因素,COD 去除率最高为95. 6%;NH-N 去除效果随有机负荷增加而逐渐升高(85. 2%~98. 7%),有机负荷增加有助于加强异养菌同化作用。TN 去除规律同NH-N,反硝化强度因有机物增加而增加,TN 去除率最大为80.3%。火山岩吸附P 性能较差,而有机负荷的增加促进了聚磷菌(PAOs)的吸P 作用,TP 去除率最高达71.0%。
水肥优化耦合下设施青菜的养分吸收和干物质积累规律
蔡树美, 吕卫光, 田吉林, 李建勇, 朱恩, 余廷园, 诸海焘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3):  385-389.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3.018
摘要 ( 438 )   HTML ( 3 )   PDF (916KB) ( 19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明确最佳灌溉施肥条件下设施青菜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规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微喷灌条件下设施青菜在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和干物质积累的特征以及与养分累积吸收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期,设施青菜氮、磷、钾养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0. 05)。旺长期青菜体内氮、磷、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幼苗期(<0. 05),进入成熟期后略有降低。从养分吸收速率来看,旺长期3 种养分的吸收速率均最大,幼苗期和成熟期吸收速率较小。3 种养分的吸收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钾、氮和磷。整个生育期养分累积量和干物质累积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旺长期、幼苗期和成熟期。此外,设施青菜体内养分吸收量与干物质积累呈显著正相关(<0. 05),水肥优化耦合条件下氮、磷、钾3 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吸收的正相关作用。
典型农药厂污染场地土壤中PAHs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张孝飞, 林玉锁, 邓绍坡, 龙涛, 徐建, 黄耀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3):  390-397.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3.019
摘要 ( 598 )   HTML ( 0 )   PDF (1253KB) ( 18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某典型农药厂退役场地为例,对场地土壤中具有较强人体危害性的化合物PAHs 含量、分布特征及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场地土壤中PAHs 最大检出深度达到6. 0 m。在检出PAHs 的土壤样品中强致癌物苯并(a)芘(Bap)平均含量为1.63 mg·kg-1,最高含量为8.83 mg·kg-1。检出PAHs 的土壤样品中,60%为重度污染。随着深度的增加,高环芳烃含量及检出率均逐渐降低。0~1.2 m 深度内环数≤3、4 环及环数≥5 的PAHs 比例相当,主要单体为菲(Phe)、荧蒽(Fla)和芘(Pyr),1.2~6. 0 m 深度内环数≤3 的PAHs 所占比例最高,主要单体为萘(Nap)和2-甲基萘(2-Mnap)。特征化合物分子比例法分析表明,场地土壤中PAHs 来源有2 个方面:一是企业生产中使用石油产品过程中的泄漏、废弃物的燃烧等;二是场地上含有草、木、煤等垃圾杂物的燃烧。与场地原生产企业生产车间分布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AHs 检出点位绝大部分位于原企业生产车间,表明土壤中PAHs 的存在与原企业的生产活动有着较强的关联性。
物种敏感度分布法(SSD)在农药水质基准推导中的应用
梁霞, 周军英, 李建宏, 王香兰, 宋宁慧, 单正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3):  398-405.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3.020
摘要 ( 813 )   HTML ( 2 )   PDF (1070KB) ( 23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质基准推导方法在水质基准制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基准推导方法,但利用此方法推导水质基准时,可选用的模型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模型都能很好地拟合农药毒性数据集。为了筛选得到拟合优度较好的模型,选取4 种典型农药,对采用不同模型拟合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sigmoid、Gaussian、Gompertz 和exponential growth 4 种模型对于农药数据集,无论是在曲线走势、HC值的合理性还是拟合优度方面的拟合效果都优于其他几种模型。因此,在应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推导农药水质基准时,可以首选上述4 种模型进行拟合,然后再从中选出最优模型来确定基准值,从而保证基准值推导的科学性。研究结果可为农药水质基准制定时推导方法的选择供科学参考。
基于Tenax脱附动力学的沉积物中菊酯类农药生物有效性研究
李娟英, 陈美娜, 李振华, 胡谦, 郑易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3):  406-413.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3.021
摘要 ( 503 )   HTML ( 2 )   PDF (1006KB) ( 19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菊酯类农药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和渔业生产中,因其高疏水和亲脂性使其更易残留在沉积物中,因此研究其生物有效性对沉积物的环境质量和风险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强吸附性树脂(Tenax)连续萃取法研究洋山港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4 种代表性菊酯类农药(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氯菊酯和甲氰菊酯)的脱附动力学,评价菊酯类农药在沉积物中的生物有效性,并将Tenax 萃取结果与海洋经济底栖生物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m)的累积试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有机碳(OC)含量较低的洋山港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菊酯类农药的快速解吸组分比例(rap)高达50%以上,快速、慢速和极慢速解吸速率常数数量级分别为10-1、10-2 和10-5 ~10-3。与rap 相比,Tenax 单点萃取结果可用于评价沉积物中菊酯类农药的生物有效性,并且在应用上更加快速、经济有效。与菲律宾蛤仔体内菊酯类浓度()之间相关性研究表明,Tenax 24 h 萃取结果(s,24 h )更适用于生物体内污染物累积的预测(lg =4. 03 lg s,24 h -17.02, =0.88,<0. 05)。该研究结果不仅可以简单、快速地评价沉积物中菊酯类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为海洋沉积物的环境质量和风险评价提供可靠依据;还可以有效地预测经济双壳类底栖动物体内菊酯类污染物的生物累积,为养殖领域沉积物环境风险评价及相关水产品的食品风险评价提供更为简单快捷的方法。
沉积物底栖动物体系中多壁碳纳米管对镉生态毒性的影响
刘珊珊, 龙奕, 王萌, 马陶武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3):  414-419.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3.022
摘要 ( 573 )   HTML ( 1 )   PDF (1056KB) ( 19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工纳米材料(ENMs)日益广泛的生产和使用将导致其大量地被释放到水环境中,ENMs 与其他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和生物毒性。分别以Cd 和底栖动物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oginosa)作为模型污染物和测试生物,采用沉积物毒性测试研究不同管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存在条件下Cd 在铜锈环棱螺体内的生物积累变化和Cd 对肝胰脏2 种重要生物标志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管径MWCNTs 均能促进Cd 的生物积累,小管径(8~15 nm)MWCNTs 对Cd 生物积累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大管径(20~30 nm)MWCNTs。低Cd 浓度(5 μg·g-1)条件下,不同管径MWCNTs 处理对SOD 活性没有影响;中Cd 浓度(25 μg·g-1)条件下,不同MWCNTs 处理组SOD 活性均受显著诱导,小管径MWCNTs 处 理组SOD 活性受诱导程度显著高于大管径MWCNTs 处理组;高Cd 浓度(100 μg·g-1 )条件下,不同MWCNTs 处理组SOD 活性均受显著抑制,小管径MWCNTs 处理组的抑制程度显著高于大管径MWCNTs 处理组。中Cd 浓度条件下,MWCNTs 处理组MDA 含量比无MWCNTs 处理组显著增加;高Cd 浓度条件下,小管径MWCNTs 处理组MDA 含量显著低于无MWCNTs 处理组和大管径MWCNTs 处理组,MWCNTs 引起的高Cd 积累造成严重细胞损伤,导致MDA 含量下降。因此,在中、高Cd 浓度条件下,MWCNTs 显著增加了Cd 的生态毒性,与肝胰脏中Cd 的生物积累水平变化相吻合。MWCNTs 对不同种类污染物生态毒性的影响与MWCNTs 理化特性、环境介质和生物种类 有关。
不同碳氮比条件下鸡粪和椰糠高温堆肥腐熟过程研究
董存明, 张曼, 邓小垦, 秦海利, 赵艳, 刘晓玉, 阮云泽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3):  420-424.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3.023
摘要 ( 2470 )   HTML ( 2 )   PDF (1223KB) ( 25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鸡粪和椰糠作为基本堆肥原料进行高温堆肥试验,通过控制鸡粪和椰糠的添加量调节堆体初始C/ N 比,研究其对堆肥过程中堆体温度、pH 值、C/ N 比及养分全量等理化指标的影响,探究鸡粪和椰糠高温堆肥的最适C/ N 比。结果表明,当C/ N 比为25 时,堆体达到最高温度(57 ℃),且高温持续时间最长(14 d)。堆肥过程中各处理有机质、全碳、C/ N 比均呈下降趋势,pH 值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全氮和种子发芽指数呈上升趋势。堆肥结束后,堆体F1(初始C/ N 比为20)、F2(初始C/ N 比为25)和F3(初始C/ N 比为30)的C/ N 比分别为11.13、11. 19 和10.24, 总养分含量w 分别为7.94%、8.63% 和8.29%, 种子发芽指数分别为77.90%、100.65%和93.30%。
研究方法
基于像元质量分析的S-G滤波重建MODIS-NDVI
李明, 沈润平, 王迪, 李鑫慧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3):  425-431.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3.024
摘要 ( 697 )   HTML ( 3 )   PDF (3855KB) ( 22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最大值合成法得到的MODIS-NDVI 时间序列数据集被广泛用于植被信息提取,但该数据集仍含有噪声,影响对植被信息的提取效果。为了有效剔除噪声,提出一种滑动窗口内寻找噪声像元同类地物高质量像元,且用高质量像元均值替换噪声的Savitzky-Golay(S-G)滤波重建,再保留高质量像元的方法。该方法与自适应S-G 滤波 都较好地重建了2001—2003 年江西省MODIS-NDVI 时序数据。与自适应S-G 滤波的重建结果相比,新方法重建结果提高了与原始数据中高质量数据的相关性,降低了与原始数据噪声的相关性;噪声重建后与高质量数据均值和标准差更加接近;新方法能提高高质量像元的保真性与稳定性;基于像元质量分析S-G 滤波能重建得到较优的MODIS-NDVI 数据集,可以提取更加准确的植被覆盖度。
基于简单建模与因子分析的湖泊水质评价
谭渝峰, 张琪, 朱莎, 王娟娟, 靳士科, 由文辉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3):  432-439.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3.025
摘要 ( 505 )   HTML ( 0 )   PDF (2213KB) ( 19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构建了多元分析与多因子评价相结合的水质评价方法,参照某一水质评价标准中的各级阈值和级数,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对应的函数关系式,再将样本数据代入对应关系式中构建水质评价指数表;同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数据类型分配权值,最终结合水质评价指数表和数据类型的权值,计算出样点的水质评价指数,得出评价结果。以淀山湖及元荡为例,依据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湖泊水库特定项目标准限值,对研究区域内29 个样点的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a)和透明度(SD)分别进行4 个季度的连续测定。在水质采样分析测定的基础上,利用所构建的模型得出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淀山湖全年综合水质评价指数为5.727,元荡为5.418,均属于Ⅴ类水质,但元荡水质稍好于淀山湖水质;4 个季度中,春季水质最好,总体呈Ⅳ类,夏季水质最差,总体呈劣Ⅴ类。
植物叶面滞留颗粒物的数量和质量特征及方法比较
杨佳, 王会霞, 谢滨泽, 王彦辉, 石辉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3):  440-444.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3.026
摘要 ( 542 )   HTML ( 0 )   PDF (953KB) ( 19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定量认识并寻找可能方法来弥补或修正目前常用的水洗-滤膜法测定植物叶面滞尘能力的不足,更加直观和准确地反映叶面滞尘能力,选择北京市相对清洁的北京植物园和污染严重的国贸桥2 个地点,利用环境扫描电镜测定了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as)、国槐(Sophora japonica)、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银杏(Ginkgobiloba)和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5 个树种的上、下叶表面滞留的颗粒物(PM)数量和粒径组成,计算出单位植物叶面积滞尘量,并与水洗-滤膜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植物叶面滞留的颗粒物数量以PM<10(粒径<10 μm 的颗粒物)为主,占总数的90%以上;污染严重的国贸桥叶表滞留的PM<2.5数量高于相对清洁的北京植物园;采用颗粒物计数法与水洗-滤膜法测定得到的叶面滞尘量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但两者数值相差很大。有必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实验来确定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与机制,并藉此提出水洗-滤膜法的修正技术或发展多种方法的联合运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