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4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8-12-25
  
专论与综述
中国生态安全研究进展:评估模型与管理措施
张琨, 林乃峰, 徐德琳, 于丹丹, 邹长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 34(12):  1057-1063.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8.12.001
摘要 ( 554 )   HTML   PDF (1029KB) ( 12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态安全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近年来学术界和管理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综合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对中国生态安全评估模型和管理措施的动态及趋势进行评述。在生态安全评估模型方面,介绍了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生态足迹模型、景观生态学模型、生态系统服务模型等在不同尺度生态安全评估中的应用,以及生态安全预警的主要研究进展。在生态安全管理措施方面,以国家生态安全保障为目标,系统梳理了中国的生态安全保障政策,同时从生态恢复工程、生态保护红线和保护区巡查3个方面介绍了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未来生态安全研究与管理进行展望,提出生态安全研究应在评估单元的空间匹配以及评估的时间动态性方面加以深化和拓展。生态安全管理应注重防控潜在风险,融合新兴技术,实施以生态功能为导向的综合管理。研究可为我国生态安全的研究与管理提供参考。

城市雨水塘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陈垚, 甘春娟, 张彩, 袁绍春, 朱子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 34(12):  1064-1073.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8.12.002
摘要 ( 413 )   HTML   PDF (953KB) ( 7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雨水塘已广泛用于城市雨洪管理实践中,并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作为受纳水体,雨水塘长期暴露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压力源中,易表现出生态脆弱性和易损性,雨水塘生态风险评价有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虽然沉积物质量评价"三元法"(sediment quality triad,SQT)等多学科综合评价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因参照站位选取问题并不适合于雨水塘生态系统,同时评价结果缺少一致性与特异性。研究提出更科学、有效的综合评价方法用于识别并确定雨水塘的生物状态,对于掌握城市雨水塘处理雨水径流的潜在生态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回顾了城市雨水塘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从参照站位角度分析了现有基于底栖生物的生物评价法存在的局限性。介绍了2类生态质量功能目标的定义以及寡毛类动物指数法(oligochaete index methodology,OIM)结合其三基元(即OIM-SQT)的综合评价方法,并对该方法在生态质量目标概念框架中的应用前景与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提出应用该方法解决参照站位选取问题并形成标准化的操作规程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区域环境与发展
基于相图法的河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周淑梅, 韩景元, 刘力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 34(12):  1074-1081.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8.12.003
摘要 ( 412 )   HTML   PDF (934KB) ( 5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收集2001-2016年河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各类资源投入数据,结合能值理论和三元相图法分析系统资源能值投入结构,对系统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并对系统未来发展方向做出预测。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河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中,可更新资源能值利用比例稳中有降,不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值利用比例逐年下降,而社会经济系统反馈能值利用比例逐步升高,导致系统环境负载率、能值自给率逐年下降,即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对环境的依赖程度减弱,对系统外部能值投入的依赖性增强。研究期间系统可持续性指数均小于1,并逐年降低,表明系统为消费型系统,且不可持续性逐年加强。因此,亟需调整农业生产投入结构,保持系统不可更新资源能值和反馈能值的比例基本稳定,增加可更新资源能值的投入,促进河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

低碳种植技术的减碳效应和应用驱动因素研究
黄冰冰, 张小有, 张继钦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 34(12):  1082-1090.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8.12.004
摘要 ( 371 )   HTML   PDF (830KB) ( 7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低碳种植技术的减碳效应和应用驱动因素,根据2016、2018年江西省抚州、赣州、九江等地区376户规模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低碳种植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减碳贡献,并基于构建的低碳种植技术应用指数,实证分析低碳种植技术应用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低碳种植技术的减碳效应取决于对应碳源(化肥、农药、农用柴油以及农膜等)占种植业碳排放的比重和其应用程度;规模农户对低碳种植技术的认知度较低,应用较少。(2)户主和配偶平均年龄较小、交通较为便利、希望通过互联网销售农产品和了解农业技术政策、积极参加培训、培训内容涉及低碳种植技术的规模农户具有较高的低碳种植技术应用水平。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推广低碳种植技术应用的建议。

海口市售6种海洋贝类中多氯联苯(PCBs)含量及其潜在致癌风险评价
肖春霖, 严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 34(12):  1091-1095.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8.12.005
摘要 ( 718 )   HTML   PDF (883KB) ( 3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测定海口市售6种贝类中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PCBs)含量,评价其污染水平和致癌风险。结果表明,7种指示性PCBs在海口市售海洋贝类中的含量为17.51~47.43 ng·g-1(以干重计),平均含量为32.78 ng·g-1。贝类中指示性PCBs的组成以中、低氯代PCBs为主(三氯-PCBs、四氯-PCBs和五氯-PCBs),其中四氯-PCBs占总PCBs的38.49%。与我国其他相关研究相比,海口市售海洋贝类中PCBs的总含量处于中等水平。成人通过贝类摄入途径暴露指示性PCBs对消费者的5%、50%以及95%致癌风险均小于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可接受风险水平,表明海口市售海洋贝类中指示性PCBs对成人消费者的致癌风险处于可接受风险水平。

浙江省海盐县河流水体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康占军, 卢新哲, 林楠, 谷安庆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 34(12):  1096-1104.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8.12.006
摘要 ( 447 )   HTML   PDF (2365KB) ( 6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浙江省海盐县水体监测断面位置处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表层沉积物中As、Hg、Cu、Pb、Zn、Cr、Ni和Cd这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和形态分布,采用地累积评价法(Igeo)、潜在生态危险指数(IR)、沉积物质量基准(SQC)、平均效应区间中值商法(mERM-Q)和形态分析等方法评价了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海盐县沉积物中As、Cd、Cr、Cu、Ni、Pb和Zn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污染,以Zn污染最为普遍。地累积评价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大部分水体沉积物重金属呈轻度到偏重度污染,其中Zn和Cd呈轻度以上污染的分别达16和10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单个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r)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Cd > Hg > As > Cu > Pb > Ni > Zn > Cr,Cd是研究区域内主要的生态风险元素;IR评价结果显示,采样点HN6、HN11和HN20的IR分别为263、193和269,生态风险等级达中等级别。SQC评估结果显示,不同采样点处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水平不同,且对水生生物影响不同;mERM-Q亦显示各采样点位沉积物中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生态风险。研究区域沉积物中Cr主要以不可迁移态存在,而其他重金属则主要为可提取态,需要重视环境改变后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二次污染问题。

自然保护与生态
安徽鹞落坪自然保护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钱者东, 夏欣, 张昊楠, 周大庆, 高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 34(12):  1105-1111.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8.12.007
摘要 ( 448 )   HTML   PDF (1055KB) ( 8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自然保护区大多面临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的双重任务。保护区内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则是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开展保护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研究能够查明保护区内聚落空间特征及分异规律,为今后规范和引导保护区乡村建设,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以安徽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综合运用GIS技术、景观指数定量分析方法分析鹞落坪自然保护区乡村聚落规模、形态、分布特征,探索地形、水源、区位以及社会等因素对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鹞落坪保护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呈现出显著的功能区分异特征,核心区、缓冲区聚落规模小、形态复杂、分布稀疏,而实验区聚落规模大、形态规则、分布密集;(2)地形、水系、道路对保护区聚落空间格局有显著影响,区内聚落主要分布在海拔800 m以下,坡度15°以下,距河流、道路200 m以内的区域;(3)保护区聚落空间格局还与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保护政策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退化高寒草甸植物功能群与土壤因子关系的冗余分析
刘育红, 杨元武, 张英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 34(12):  1112-1121.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8.12.008
摘要 ( 337 )   HTML   PDF (1542KB) ( 7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退化高寒草甸设置研究样地,观测植物群落特征,采集土样并分析理化性质,利用植物功能群与土壤因子数据矩阵进行冗余分析,探讨退化高寒草甸植物功能群与土壤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退化程度加剧,植物功能群中莎草科、禾本科重要值减小,杂类草重要值增大,植物功能群由莎草科、禾本科向豆科、杂类草演替;随退化程度加剧,土壤有机碳、氮含量等下降,土壤温度、容重等增大;冗余分析第1、第2排序轴解释了97.1%的植物功能群变化和99.6%的植物功能群与土壤因子关系;土壤含水量、全氮含量等与第1排序轴正相关,土壤容重、土壤温度等与第1排序轴负相关,不同土壤因子的边际作用不同,土壤含水量、全氮含量等对植物功能群分布的影响极显著(P<0.01);莎草科重要值与土壤全氮含量、含水量等的相关系数为0.960、0.959(P<0.01),禾本科重要值与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含量等的相关系数为0.937、0.929(P<0.01);豆科、杂类草受土壤容重、含水量等影响更大。退化高寒草甸植物功能群与土壤因子间存在相关关系,不同土壤因子对植物功能群的影响不同,植物功能群对土壤全氮含量、土壤含水量等因子的变化更敏感。

生化抑制剂组合与施肥模式对黄泥田稻季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周旋, 吴良欢, 戴锋, 董春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 34(12):  1122-1130.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8.12.009
摘要 ( 379 )   HTML   PDF (1085KB) ( 7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是稻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措施。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生化抑制剂组合〔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N-丙基硫代磷酰三胺(NPPT)和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与施肥模式(一次性和分次施肥)互作对黄泥田稻季温室气体(CH4和N2O)排放通量的影响,并计算全球增温潜势(GWP)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CH4和N2O排放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尿素分次施用处理稻季CH4和N2O排放总量、GWP及GHGI较一次性施用处理分别显著降低13.5%、20.7%、14.4%和25.0%。不同施肥模式下,硝化抑制剂CP处理显著降低稻季N2O排放通量峰值,减少稻季CH4和N2O排放总量。脲酶抑制剂NBPT/NPPT配施CP处理更能有效减少稻季CH4和N2O排放,降低GWP和GHGI。新型脲酶抑制剂NPPT单独施用及与CP配施的稻季温室气体排放规律与NBPT相似。总之,生化抑制剂与适宜的运筹相结合能保证产量并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是水稻低碳、高产可行的施肥措施。

污染控制与修复
污水厂尾水及受纳河流样品溶解有机物(DOM)的分子光谱解析及识别
薛同站, 李卫华, 伍鲧, 申慧彦, 薛莉娉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 34(12):  1131-1138.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8.12.010
摘要 ( 920 )   HTML   PDF (3443KB) ( 7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污水厂尾水对受纳水体的影响,采用XAD-8和阴阳离子交换树脂联用技术,对合肥市污水厂不同处理工艺出水以及朱砖井污水厂受纳河流上下游水样进行分离富集处理,获得了亲水性碱(HIB)、亲水性酸(HIA)、亲水性中性物质(HIN)、憎水性碱(HOB)、憎水性酸(HOA)和憎水性中性物质(HON)6种组分。采用DOMfluor、PARAFAC、PAC投影等数学分析方法,将前述5种树脂分离组分以及原水水样的荧光光谱进行解析,获得类蛋白质、类富里酸和类胡敏酸3种主成分。结合溶解有机碳分析结果,得到DOM总有机物中憎水性有机质约占75%,主要为类富里酸和类胡敏酸等憎水性腐殖质。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发现亲水性物质主要包含多糖、蛋白质和磷酸盐化合物等物质,憎水性物质HOA、HOB主要包含脂类和有机酸等。通过比较二十埠河上下游水样以及树脂分离后组分的主成分得分值,发现纳污河流污染较重,污水厂尾水对受纳水体水质影响较小。

Cd胁迫下芦苇体内氯化钠提取态镉及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活性研究
丁振华, 苏芳莉, 孙权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 34(12):  1139-1144.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8.12.011
摘要 ( 483 )   HTML   PDF (1469KB) ( 5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对污染水体重金属Cd具有极强的富集积累能力,能有效减少生长环境中的Cd含量。Cd被芦苇植株吸收后会转化为不同形态存在,其中与蛋白质结合的氯化钠提取态镉(SCd)是芦苇体内的主要形态。为研究不同Cd浓度环境中芦苇体内SCd含量及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活性变化特征,采用5种浓度氯化镉溶液(0.5、1.0、2.0、3.0和5.0 mmol·L-1)对芦苇进行灌溉,然后测定不同生长时期的芦苇在镉胁迫下植株内SCd的积累量和γ-GCS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1) Cd浓度增加时,芦苇植株根、茎、叶的SCd积累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芦苇植株各部位不同时期镉积累量有所不同,成熟期时积累量达到最大。根部SCd的积累量为3 984.16 mg·kg-1,是茎部的7.33倍,叶部的4.83倍;(3)在镉溶液浓度小于3.0 mmol·L-1时,芦苇根茎叶中γ-GCS活性随灌溉浓度增加而增加;镉溶液浓度大于3.0 mmol·L-1时γ-GCS活性被抑制。

菠菜对柴油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富集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
程琪琪, 郭瑾, 柴超, 葛蔚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 34(12):  1145-1152.  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8.12.012
摘要 ( 649 )   HTML   PDF (1060KB) ( 5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盆栽实验方法在不同程度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中种植菠菜(Spinacia oleracea),检测土壤和菠菜中16种PAHs含量及组成,分析了菠菜各部位中PAHs富集系数,并对不同年龄人群摄食菠菜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菠菜地上部和地下部中PAHs含量分别为72.8~516.9和153.4~1 101.6 ng·g-1,种植土壤与菠菜各部位中PAHs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菠菜各部位中3环和4环化合物质量分数较高,菠菜地上部中致癌PAHs占比在5.4%~30.6%范围内。菠菜地下部中PAHs富集系数高于地上部(P<0.05)。儿童、成人和老年人食用柴油来源的PAHs污染土壤种植菠菜均存在终生致癌风险;成人和老年人食用PAHs重度污染土壤种植菠菜存在终生致癌风险;除成人外,其他人群食用PAHs轻度和中度污染土壤种植的菠菜不存在终生致癌风险。不同年龄人群食用柴油来源的PAHs污染土壤种植的菠菜,产生的终生致癌风险值高于其他土壤。

目录
目录封面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 34(12):  0-0. 
摘要 ( 95 )   PDF (424KB) ( 2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8年第34卷总目次(卷终)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 34(12):  1153-1164. 
摘要 ( 134 )   HTML   PDF (745KB) ( 1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