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目录
封面目录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 35(9):  0-0. 
摘要 ( 117 )   PDF (18299KB) ( 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专论与综述
天然有机质-金属离子/氧化物-磷复合物的研究进展
吴文丽, 闫金龙, 江韬, 魏世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 35(9):  1089-1096.  doi:10.19741/j.issn.1673-4831.2018.0636
摘要 ( 435 )   HTML   PDF (895KB) ( 5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天然有机质-金属离子/氧化物-磷(NOM-Metal-P)复合物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天然水体和土壤环境中的磷素形态,其环境行为对磷素在环境中迁移转化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此,在综述NOM-Metal-P复合物的结合方式、测定方法、分子质量大小、生物有效性和稳定性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NOM-Metal-P复合物研究做出展望。已有研究表明,NOM-Metal-P复合物形态磷可占土壤溶液或天然水体中磷总量的50%,有时甚至达80%;NOM-Metal-P复合物的结合方式主要为NOM和P以Metal作为键桥结合形成;目前多采用截留分子质量为500或1 000 Da的滤膜来分离游离磷酸盐和复合物形态磷;复合物形态磷能抑制磷的固定,增强磷在环境中的迁移能力,其作为磷肥的生物利用效率大于单一磷酸盐磷肥;复合物形态磷的稳定性受紫外光照、pH和共存离子等因素的影响。
受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蚯蚓生物有效性评估研究进展
王漫莉, 罗启仕, 冉雨灵, 林匡飞, 崔长征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 35(9):  1097-1102.  doi:10.19741/j.issn.1673-4831.2018.0508
摘要 ( 435 )   HTML   PDF (871KB) ( 5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有效性能够反映重金属的迁移性及其生物可利用性,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后评估中受到广泛关注。为了将生物有效性更好地应用到稳定化后评估过程中,系统地归纳总结了土壤中重金属对蚯蚓的生物有效性评估方法,该方法与多种化学试剂浸提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影响生物有效性评估的相关因素。建议在化学浸提基础上结合生物有效性评估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效果进行评估。
重金属铅的土壤环境基准研究进展
葛峰, 云晶晶, 徐坷坷, 张明珠, 许琳玥, 李焱, 张爱国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 35(9):  1103-1110.  doi:10.19741/j.issn.1673-4831.2018.0662
摘要 ( 403 )   HTML   PDF (871KB) ( 6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环境基准是环境标准制修订的科学依据,同时也是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环境风险控制和应急事故管理以及建立整个环境管理体系的科学基础,是国家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的基石与根本。从保护人体健康、保护生态安全和保护农产品安全3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国内外重金属铅土壤环境基准的研究现状和主要技术要点,进一步展望了我国重金属铅土壤环境基准未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以期为我国重金属铅土壤环境基准研究提出建议。
区域环境与发展
黔中城市群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王媛, 周长威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 35(9):  1111-1117.  doi:10.19741/j.issn.1673-4831.2018.0561
摘要 ( 361 )   HTML   PDF (3436KB) ( 5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城市群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是城市群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保障。为识别黔中城市群景观生态安全格局,采用ENVI 5.3和ArcGIS 10.2软件解译黔中城市群2017年土地利用类型,以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与生态环境敏感性为依据识别黔中城市群生态源地,基于石漠化程度与土地利用类型构建黔中城市群阻力面,确定缓冲区,通过成本距离分析和路径分析生成廊道,识别生态节点,最终构建黔中城市群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黔中城市群低水平安全格局面积为30 354.95 km2,占黔中城市群总面积的56.42%;中水平安全格局面积为35 132.14 km2,占黔中城市群总面积的65.30%;高水平安全格局面积为39 780.76 km2,占黔中城市群总面积的73.94%。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区域主要分布在黔中城市群西部及南部地区。黔中城市群需要加强保护的区域面积占比很大,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应加以重视,以免破坏黔中城市群生态环境。
近35 a叶尔羌河中下游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动态演变特征
麦丽开·艾麦提, 满苏尔·沙比提, 张雪琪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 35(9):  1118-1126.  doi:10.19741/j.issn.1673-4831.2019.0162
摘要 ( 369 )   HTML   PDF (4271KB) ( 5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叶尔羌河中下游流域1982、1990、2000、2010和2017年5期遥感影像数据,利用GIS技术,对该地区近35 a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2-2017年研究区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占比不断增加,分别由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92%和0.33%增加到13.06%和0.67%;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则分别减少8.43×104、4.48×104和2.81×105 hm2;湿地和水域面积变化波动较小,但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减少面积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0.08%和0.14%。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变化速率最大,达4.73%,建设用地次之。林地、草地、湿地和水域面积的减少主要受到年均气温上升,相对湿度下降和蒸发量增大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以及未利用地面积的减少主要受到人口、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和GDP急剧增长等人文因素的影响。除此以外,政策因素调整也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产生显著影响。
基于MODIS数据的山东省秸秆焚烧与空气质量关系探析
苏慧毅, 翟梦真, 王文林, 李明诗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 35(9):  1127-1135.  doi:10.19741/j.issn.1673-4831.2018.0537
摘要 ( 455 )   HTML   PDF (1473KB) ( 5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秸秆焚烧释放的各类气体污染物和细微颗粒对空气质量影响极大,是大气污染的来源之一。MODIS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时效性强和空间覆盖宽等优势,利用其数据对秸秆焚烧进行监测,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内秸秆焚烧火点的位置、数量和烈度等信息。采用基于MODIS发展的上下文算法提取火点,并收集研究区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PM10、PM2.5、NO2、SO2、CO和O3 6个空气质量分指数(individual air quality index,IAQI)数据以及相关气象数据,将山东省17个地市按照"是否沿海岸线分布"划分为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对比分析秸秆焚烧对空气质量影响的差异性。将两类地区每日空气质量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对得到的区域所有栅格点的空气质量指数总和与该区域火点数进行时间序列上的相关性分析,进而分析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以及内陆、沿海地区空气污染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火点数量与空气质量指数总和呈现正相关关系,且分别与AQI、PM2.5、PM10和O3这4个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火点增多产生的污染物使空气质量指数升高,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同时,沿海地区秸秆焚烧火点与空气质量指数的相关性强于内陆地区火点与空气质量指数的相关性,这表明大气扩散条件是研究秸秆焚烧环境效应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川东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
韩蕊, 孙思琦, 郭泺, 陈奕竹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 35(9):  1136-1143.  doi:10.19741/j.issn.1673-4831.2018.0596
摘要 ( 385 )   HTML   PDF (3663KB) ( 8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川东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区。基于1990-2015年川东地区6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空间统计分析法分析川东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特征,并结合社会经济因素,探究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差异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川东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和林地,土地利用综合活跃度低。(2)1990-2015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持续增加,各土地利用类型对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林地(42%)、耕地(31%)、水域(22%)、草地(5%)和未利用地(0%);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从东北、东南两翼向中西部地区逐级递减趋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林地、水域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度相关。(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差异主要驱动因素为农业人口数、人口密度、工业总产值和国内旅游收入。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因素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率呈负相关关系,并且低-低和高-低型聚集在西部地区,低-高和高-高型聚集在南部地区。研究结果可为调控川东区域生态安全、优化土地资源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黑龙江省物质代谢及减量化研究
任嘉敏, 马延吉, 郭付友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 35(9):  1144-1153.  doi:10.19741/j.issn.1673-4831.2018.0697
摘要 ( 329 )   HTML   PDF (1248KB) ( 3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欧盟物质流分析框架对2003-2015年黑龙江省物质代谢进行核算分析,选取直接物质投入(DMI)和生产过程排放(DPO)两项指标判断环境影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利用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法探究各因素对物质减量化效应的贡献度。结果表明:(1)2011年之后黑龙江省物质需求总量(TMR)和物质输出总量(TMO)出现下降,但两者仍较期初有较明显增长。生物质和化石燃料是DMI的主要组成部分,而DPO主要由固体废弃物构成。(2)DMI正处于环境影响总量下降阶段,但并不稳定,而DPO则处于由排放强度高峰向人均排放高峰过渡阶段。(3)经济规模效应推动了DMI和DPO增长,人口效应对DMI和DPO增长的作用表现为先正向拉动后负向拉动,技术进步效应的提升抑制了DMI和DPO增长,而清洁生产效应并未很好地抑制DPO增长。
自然保护与生态
苏州花桥国际商务城生态用地时空动态特征
汪明灿, 汪长天, 张银龙, 周曼丽, 李双, 李佳熙, 李海富, 吴永波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 35(9):  1154-1162.  doi:10.19741/j.issn.1673-4831.2018.0554
摘要 ( 387 )   HTML   PDF (2482KB) ( 4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快速城镇化的小尺度区域——苏州花桥国际商务城为研究区,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GIS技术,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和平均等效面积法分别对研究区生态用地时空动态、景观格局动态和土地生态质量空间格局动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5年,研究区建设用地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迅速扩张,而生态用地总面积减少913.11 hm2,同时生态用地重心逐渐向南迁移。(2)2005-2009年,研究区耕地优势度下降,其他生态用地优势度未出现较大波动;2009-2015年,随着政府生态建设力度加大,研究区斑块破碎化程度降低,景观复杂程度降低,除耕地外其他生态用地优势度迅速提升。(3)2005-2015年研究区平均等效面积由0.28增至0.31,总体生态质量得到改善;全区有57.01%的土地生态质量获得提升,且主要分布于南北两端吴淞江附近,仅有17.22%的土地生态质量下降。这表明近年来在城镇生态用地紧缺的情况下,研究区城镇生态建设对生态环境改善起到重要作用。建议研究区未来重点提升中部区域土地生态质量,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以实现土地生态质量全面提升。
不同水分条件下生物质炭添加对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于小彦, 杨艳芳, 张平究, 张群, 杜永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 35(9):  1163-1171.  doi:10.19741/j.issn.1673-4831.2018.0638
摘要 ( 365 )   HTML   PDF (1153KB) ( 5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水分条件如何左右生物质炭添加对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通过对室内培养240和720 d的添加生物质炭的土壤进行采样,分析了75%田间持水量、干湿交替和淹水3种水分条件下添加芦苇秸秆生物质炭(裂解温度分别为350和600℃)的湿地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LFAs)量。结果表明,除75%田间持水量条件下培养240 d,生物质炭添加提高土壤微生物PLFAs总量和各类群微生物PLFAs量以外,75%田间持水量条件下培养720 d以及干湿交替和淹水条件下培养240和720 d,生物质炭添加均降低土壤微生物PLFAs总量和各类群PLFAs量,其中,干湿交替条件下土壤微生物PLFAs量下降幅度最大;培养240 d后添加裂解温度为350℃生物质炭的土壤微生物PLFAs总量及各类群微生物PLFAs量总体上高于添加裂解温度为600℃生物质炭的土壤。不同于未添加生物质炭的土壤,除75%田间持水量条件下的土壤放线菌以外,培养240 d后添加生物质炭的土壤微生物PLFAs总量和土壤其他类群微生物PLFAs量均高于培养720 d;除革兰阴性菌(G-)外,总体上添加生物质炭的土壤微生物PLFAs量在干湿交替条件下最低,而在淹水条件下最高。75%田间持水量条件下,生物质炭添加提高土壤微生物丰富度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降低了优势度指数(D),而淹水条件下,培养240 d后生物质炭添加降低HJ指数,提高D指数,但干湿交替条件下生物质炭添加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性。冗余分析(RDA)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速效磷含量、硝态氮含量和pH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相关性,且相同水分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更为相似。研究认为添加生物质炭可通过自身性质和改变土壤理化性质来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而土壤水分条件和培养时间是左右生物质炭添加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的重要因子。生物质炭添加仅促进75%田间持水量条件下培养240 d的土壤微生物生长,其他处理下生物质炭添加抑制大多数类群微生物生长或无影响。
污染控制与修复
骆马湖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覃宝利, 唐金玉, 王宣朋, 吴春, 叶建勇, 丁辰龙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 35(9):  1172-1181.  doi:10.19741/j.issn.1673-4831.2018.0784
摘要 ( 418 )   HTML   PDF (1420KB) ( 4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于2017年夏季对骆马湖浮游植物群落进行调查,探讨骆马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为骆马湖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此次调查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32属,其中,绿藻门属数最多,其后依次为蓝藻门和硅藻门,优势属主要为浮游蓝丝藻、微囊藻和小球藻。全湖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在2.63×105~2.85×107 cells·L-1之间,生物量在0.092~4.522 mg·L-1之间。全湖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在0.60~2.60之间,平均值为1.75,且9月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高于8月(P<0.05),但不同点位之间多样性指数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与往期骆马湖调查结果相比,此次调查得到的全湖多样性指数差异不大,细胞丰度明显增加,优势属多集中在蓝藻门和绿藻门,尤其是浮游蓝丝藻明显增多。从近几年的优势属种类、藻类细胞密度变化来看,骆马湖富营养化程度依然在加剧。RDA分析结果表明,水温、溶解氧浓度和氮磷比的共同作用解释了骆马湖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28.16%。其中,骆马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受采砂、围网养殖及夏季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因此,减少人为活动干扰对于保护骆马湖水质和南水北调工程水质势在必行。
玉米根际土壤中大环内酯类抗性基因的分布特征
陈运杰, 郭欣妍, 杨艺, 王娜, 杨烨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 35(9):  1182-1189.  doi:10.19741/j.issn.1673-4831.2019.0029
摘要 ( 438 )   HTML   PDF (1644KB) ( 3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环境中的抗生素残留将胁迫农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产生耐药性,使得这些农作物的根际土壤成为抗性基因转移的"热区"。采用陆生微宇宙系统,模拟玉米生长过程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入植物根际土壤后相应抗性基因的分布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分析了63 d内玉米根际土壤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性基因(erms)的相对丰度(erms:16S rDNA,即erms绝对浓度与16S rDNA绝对浓度的比值)。结果显示:土壤中不同抗性基因相对丰度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整体表现为ermF > ermX > ermB > ermC。7 d时,非根际(BK)土壤中ermB、ermC、ermF和ermX相对丰度分别为4.72×10-2、1.98×10-3、7.13×10-1和1.75×10-2,而63 d时则分别为1.74×10-3、3.24×10-4、3.53×10-3和2.28×10-3,基因相对丰度增幅分别为-96.3%、-83.6%、-99.5%和-87.0%;根际(RH)土壤中ermB、ermC、ermF和ermX相对丰度增幅分别为-88.3%、103.0%、-88.6%和71.5%,暗示玉米根际可能具有促进土壤中抗性基因ermC和ermX增殖或转移的作用。不同深度土层中erms相对丰度由大到小依次为0~0.2、>0.2~0.4和>0.4~0.6 m,表明erms在土壤中具有向下迁移的特性,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相对丰度呈递减趋势;与未种植玉米(CK)土壤相比,种植玉米(MA)土壤中erms检出率和相对丰度较高,表明玉米的根际环境有利于不同类型erms的富集以及在剖面土壤中的纵向迁移。
喷施烯效唑(S3307)对2种生态型鬼针草镉积累的影响
黄科文, 山诗瑶, 陆春艳, 欧若含, 岁立云, 王铤, 刘磊, 廖明安, 林立金, 任纬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 35(9):  1190-1196.  doi:10.19741/j.issn.1673-4831.2018.0655
摘要 ( 394 )   HTML   PDF (864KB) ( 5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加剧,探究提高超富集植物对土壤修复效率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揭示烯效唑(S3307)对超富集植物鬼针草(Bidens pilosa)生长和重金属积累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喷施不同浓度S3307溶液(0、25、50、75、100和125 mg·L-1)对2种生态型(农田生态型和矿山生态型)鬼针草生长和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S3307对2种生态型鬼针草的生长均表现出抑制作用,显著降低其生物量及株高。与对照相比,S3307显著提高2种生态型鬼针草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以及镉含量。当ρ(S3307)为125 mg·L-1时,农田生态型和矿山生态型鬼针草地上部分镉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比对照提高91.44%和77.79%。对鬼针草镉积累量而言,当ρ(S3307)为25 mg·L-1时2种生态型鬼针草地上部分和整株镉积累量均达到最大值。适当浓度的S3307可以有效提高农田生态型和矿山生态型鬼针草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当ρ(S3307)为25 mg·L-1时效果最好。
EGTA/TSP联合修复模拟重金属污染黄棕壤及其环境风险评价
王彩彩, 张金永, 肖扬, 王世泽, 王明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 35(9):  1197-1205.  doi:10.19741/j.issn.1673-4831.2018.0562
摘要 ( 350 )   HTML   PDF (1432KB) ( 4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淋洗可能导致土壤残留重金属活化问题,研究淋洗/钝化联合修复对重金属污染土壤风险的削减作用。以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thylenebis(oxyethylenenitrilo)tetraacetic acid,EGTA]为淋洗剂,以重过磷酸钙(triple super phosphate,TSP)为钝化剂,研究了EGTA投加量、液固比、淋洗时间和TSP投加量等对模拟重金属污染黄棕壤中Cu、Zn、Pb和Cd 4种重金属洗脱率和浸出浓度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设计多因素实验,拟合了土壤重金属环境风险削减率与EGTA投加量、液固比及TSP投加量之间的关系,采用涵盖土壤重金属含量、浸出浓度和毒性的土壤重金属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EGTA对Cu和Cd的洗脱率较高,可显著降低Zn和Cd浸出浓度。增加淋洗时间有助于提高Cu、Zn和Cd洗脱率并降低其浸出浓度,但提高了Pb浸出浓度。随着液固比的增加,Zn和Pb洗脱率呈上升趋势,Cd洗脱率呈下降趋势,Cu洗脱率先提高后下降;Cu、Zn和Cd浸出浓度呈下降趋势,而Pb浸出浓度呈上升趋势。TSP钝化大幅度削减了Pb浸出浓度。总环境风险削减率(β)与EGTA投加量、液固比及TSP投加量呈二次方关系,当EGTA投加量为1.0 g·L-1,液固比为10,TSP投加量w为2%时,β为62.80%,与验证实验结果相近,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和预测能力。提高EGTA投加量和液固比可以大幅度降低Cu、Zn和Cd的环境风险,TSP钝化处理对Pb环境风险的削减作用较好,EGTA投加量与液固比以及EGTA投加量与TSP投加量对β表现为协同作用。
研究方法
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氮素平衡特征
王焕晓, 王晓燕, 杜伊, 李雨芯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 35(9):  1206-1213.  doi:10.19741/j.issn.1673-4831.2018.0724
摘要 ( 322 )   HTML   PDF (1016KB) ( 4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单元,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对蛇鱼川小流域氮素收支进行估算,分析各土地利用单元中氮素的来源与去向,并对比不同土地利用单元中氮素的输入、输出及盈余强度。结果表明,养殖区氮素输入、输出强度最高,生态林最低,经济林氮素输入强度约是耕地的3倍。经济林和耕地的主要氮素输入源均为肥料输入,其中,经济林农家肥氮素输入占比达83.32%,耕地则以化肥输入为主(占56.44%),主要的输出源也为肥料施用损失;生态林主要输入源为固氮输入,占比高达70.05%,输出源主要为天然输出;居民区和养殖区主要氮素输入源分别为食品和饲料输入。流域内各土地利用类型均呈氮素盈余状态,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氮素盈余强度差异明显,其中,养殖区和经济林盈余强度较高,分别为4 795.15和493.72 kg·hm-2,耕地次之(139.13 kg·hm-2),生态林和居民区较低,分别为77.17和68.52 kg·hm-2。人类活动是影响小流域氮素平衡的重要因素,减少施肥量,控制肥料损失,加强畜禽养殖系统内氮素管理是该流域氮素管理的重点。
有机化学品与臭氧反应速率常数的定量预测模型研究
范德玲, 汪贞, 王蕾, 周林军, 古文, 刘济宁, 石利利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 35(9):  1214-1218.  doi:10.19741/j.issn.1673-4831.2018.0641
摘要 ( 330 )   HTML   PDF (862KB) ( 4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有机化学品与臭氧反应速率常数(KO3)是表征有机污染物环境归趋,评估其大气环境持久性的重要参数。采用量子化学方法对不同类别的152种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基于8个Dragon分子结构描述符,运用遗传算法构建化学品与臭氧反应速率常数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并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QSAR模型构建与验证导则对模型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构建的QSAR模型经自由度校正的决定系数(Radj2)、均方根误差(RMSE)和留一法交叉验证系数(QLOO2)分别为0.784、1.127和0.744,说明模型拟合优度和稳健性均良好。外部检验参数(QEXT2)、验证集相关系数(REXT2)、验证集均方根误差(ERMS,EXT)等外部验证决定系数分别为0.664、0.761和1.039,说明模型预测能力较好。基于Williams图定义的模型应用域(AD)结果表明,模型只有1个X离群点。因此,所构建的QSAR模型可用于预测应用域内其他化学品的臭氧反应速率。
研究简报
云南滇池海埂水域产毒蓝藻产毒基因的多样性研究
刘玉珊, 汪洋, 李春筱, 李宁浩, 董书维, 刘丽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 35(9):  1219-1224.  doi:10.19741/j.issn.1673-4831.2018.0688
摘要 ( 446 )   HTML   PDF (1407KB) ( 4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蓝藻水华是世界范围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产毒蓝藻所产生的蓝藻毒素严重危害水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为了解云南滇池产毒蓝藻产毒基因的多样性,针对产毒蓝藻特有的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mcyE、鱼腥藻毒素合成酶基因anaC和麻痹性贝类毒素合成酶基因sxtA,采用常规PCR技术,于2017年3月-2018年2月对滇池海埂水域产毒蓝藻种类和产毒基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云南滇池海埂水域样品中均检测到蓝藻产毒基因mcyE、anaC和sxtA。通过TA克隆测序得到基因序列并构建进化树分析发现,滇池海埂水域中3种蓝藻产毒基因多样性较单一,mcyE基因主要由微囊藻属藻类产生,anaC和sxtA基因主要由束丝藻属藻类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