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脲酶细菌和壳聚糖对镉和铅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作用

    • 摘要: 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淀技术(MICP)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可固定土壤中重金属的生态修复方法。本研究通过盆栽实验比较产脲酶细菌(巴氏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和壳聚糖对红苋(Amaranthus tricolor)的生理生化指标以及Cd和Pb吸收的影响,评价土著和外源产脲酶细菌对土壤中Cd和Pb的固定效果。结果表明,产脲酶细菌的加入有效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和显著提高红苋生物量,且促进红苋叶多个生理生化指标,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有效提高红苋的抗逆性,其中土著巴氏芽孢杆菌的各方面表现明显优于其他三种菌。产脲酶细菌能显著降低土壤中酸溶性Cd并转化为残渣态,降低红苋茎叶中Cd和Pb的迁移和吸收能力。产脲酶细菌与壳聚糖施用更好抑制Cd和Pb转运,有效减少Cd和Pb在红苋各部分尤其是可食用部分的累积。土著巴氏芽孢杆菌同步固定土壤中Cd和Pb的效果是最佳的,具有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应用潜力。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