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    下一篇

基于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的太湖主要河口生态健康评价

马廷婷;范亚民;李宽意;胡忠军;吴召仕   

  1. 1.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农业部鱼类营养与环境生态研究中心/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3.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4.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30074);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8ZX07208008);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重点项目(KFJ-STS-QYZD-156)

摘要: 于2018—2019年对太湖18条主要河口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季节调查,分析其群落结构特征,并基于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估各河口的生态健康状况。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119种,隶属于7门66属,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8.91×106L-1和1.46 mg·L-1。季节上,密度和生物量均在夏季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35×107L-1和4.06 mg·L-1,在冬季取得最小值,分别为3.84×105L-1和0.36 mg·L-1。形态功能群方面,Ⅲ组和Ⅶ组生物量均在夏季最高,分别为0.18和0.04 mg·L-1。以浮游植物密度、叶绿素a(Chl-a)和Menhinick指数构建P-IBI,结果表明主要河口整体呈较差状态,平均值为42.64;空间上较差是主要状态,占所有点位的55.56%,其次是一般状态,占33.33%,2个点位处于极差状态;季节方面,P-IBI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冬季和夏季,平均值分别为53.15和27.59;春夏秋冬水生态健康等级依次为较差、较差、一般和一般。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IBI值与水温、pH值和高锰酸盐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硝态氮(NO3--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P-IBI与表征有害藻类的Ⅲ和Ⅶ生物量也存在较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 太湖主要河口, 健康评价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