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专论与综述
利用农业副产物制作低成本吸附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杨林章, 冯彦房, 薛利红, 周徽, 陆海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5):  545-550. 
摘要 ( 639 )   HTML ( 1 )   PDF (905KB) ( 17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农业副产物制作成高效的低成本生物吸附剂,用于污染水体的净化处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一方面为资源化利用农业副产物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另一方面为水体净化提供了新的低成本吸附材料。鉴于此,近年来基于农业副产物的低成本生物吸附剂得到大量研究。该研究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农业副产物的低成本吸附剂运用于废水净化处理的研究现状,着重分析了基于农业副产物的原始生物吸附材料、采用化学修饰处理农业副产物和采用物理技术处理农业副产物3种制作方法,总结了该类研究面临的问题,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区域环境与发展
基于投入视角的黄淮海平原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研究
李立, 周灿, 李二玲, 李小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5):  551-558. 
摘要 ( 641 )   HTML ( 2 )   PDF (1462KB) ( 15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业增长对资源依赖的变化趋势以及农业发展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运用脱钩理论,以2000—2005和2005—2010年为时间尺度,以县域为空间尺度,探讨黄淮海平原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揭示两者脱钩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演变趋势及转移特征,并尝试分析脱钩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1)脱钩类型的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均发生明显变化,黄淮海平原农业正处于由资源依赖向技术依赖的过渡时期。2000—2005年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以强复钩和扩张性复钩为主,脱钩空间格局较为分散;2005—2010年以强脱钩和弱脱钩为主,脱钩区域呈现空间集聚态势;若考虑因技术进步带来的碳排放系数变化因素,脱钩趋势将会更加明显。造成这种空间格局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较为复杂,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等因素通过互动机制共同作用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2)脱钩类型的转换呈跳跃性,转换方式以强复钩、扩张性复钩转换为强脱钩、弱脱钩为主,且脱钩状态不稳定,持续脱钩难度较大。脱钩状况受到经济效应、技术效应和政策效应等因素的共同作用,3者作用的两面性是持续脱钩难的重要原因。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焦金鱼, 贵立德, 贾国江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5):  559-565. 
摘要 ( 528 )   HTML ( 0 )   PDF (896KB) ( 12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对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根据大量的实地调研数据,利用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对庙坪小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前后的生态足迹需求与供给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该流域生态足迹一直大于生态承载力,小流域生态经济为不可持续状态,但人均生态赤字由治理前的0.798 9 hm2下降到治理后的0.552 5 hm2。由于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导致流域生态承载力的增幅大于生态足迹的增幅,生态足迹需求及亏缺主要源于化石能源用地和耕地类产品的消费。
基于遥感和GIS的青藏铁路生态累积效应研究
李佳承, 沈渭寿, 林乃峰, 欧阳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5):  566-571. 
摘要 ( 576 )   HTML ( 2 )   PDF (927KB) ( 13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遥感和GIS技术,通过生态系统功能偏离累积指数、景观格局干扰累积指数、植被退化指数、生态阻隔累积指数和区域生态累积效应指数研究青藏铁路建设和运营对沿线生态系统的累积影响。结果表明,铁路建设和运营对沿线0~1 km直接影响区的生态服务功能、景观格局、植被覆盖和生态流均造成一定的累积影响,但以景观格局和生态流受到的影响最大,且对拉萨至唐古拉段的影响大于唐古拉至格尔木段,主要表现为对农田、草地、河流湿地和荒漠生态系统的影响。从铁路沿线>1~5和>5~10 km范围的间接或协同累积影响来看,拉萨至唐古拉段明显高于唐古拉至格尔木段。铁路建设运营对>1~5km范围的农田、荒漠和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仍存在一定负面影响,且以农田生态系统受到的负面累积影响最大,主要表现为拉萨和格尔木城市扩张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占用。
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生态位地域边界划分与垂直分异分析
闫卫坡, 王青, 郭亚琳, 石敏球, 蒋勇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5):  572-576. 
摘要 ( 592 )   HTML ( 1 )   PDF (4288KB) ( 12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山区聚落生态位是当地居民长期适应山地自然环境的结果,涵盖了人类居所在山地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居民生计所能利用的资源空间。基于SPOT-5遥感数据和GIS技术,对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生态位边界进行甄别,提出了山区聚落生态位地域边界的划分方法,并对其分异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河流、山脚、山沟、图像纹理和色差等因素对边界划分具有指示意义,是界定山区聚落生态位地域范围的关键因子;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生态位地域面积介于2.27~528.67 hm2之间,且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大;在<1 600 m海拔段,聚落生态位的增速较小,当海拔高度超过1 600 m时,聚落生态位的增速明显增加。
1997-2011年长江徐六泾江段流量与水质变化
闫芊, 陈立兵, 郭文, 蒋海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5):  577-580. 
摘要 ( 638 )   HTML ( 1 )   PDF (1161KB) ( 15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5—9月和10月至次年4月分别作为汛期和非汛期,对1997—2011年长江徐六泾断面的流量与水质变化作趋势分析,探讨徐六泾江段水质污染的变化规律及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徐六泾站多年平均流量为(27 927 ± 4 699) m3•s-1,最高值出现在1998年,最低值出现在2011年。徐六泾断面汛期流量显著高于非汛期,两者的比值为1.73~2.95。非汛期的COD浓度高于汛期,且其年均值与流量呈显著负相关;14 a中CODMn浓度呈整体下降趋势,且与流量呈显著正相关;BOD5浓度表现为非汛期高于汛期,14 a中汛期BOD5浓度呈下降趋势,但非汛期和年均值变化不明显;氨氮质量浓度范围 为0.07~0.83 mg•L-1,一般表现为非汛期高于汛期,并在2002年出现最高值之后趋于平稳;总磷质量浓度范围为0.012~0.450 mg•L-1,其变化趋势同氨氮类似。氮和磷是长江徐六泾断面主要的污染因子。
自然保护与生态
武宁县森林扰动及驱动因子分析
郁达威, 沈润平, 杨辰, 刘荣高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5):  581-586. 
摘要 ( 646 )   HTML ( 1 )   PDF (1402KB) ( 16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森林扰动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因子,也是影响全球碳循环的重要因素。以江西省武宁县为例,利用1986—2011年14景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通过扰动指数(disturbance index ,DI)时间序列轨迹分析提取森林扰动信息,并引入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分解方法定量分析了森林扰动的时空变化规律,利用GIS深入分析了自然和社会驱动因子影响。结果表明,武宁县森林扰动在1986—1998年期间较强,扰动面积以1992年为最大,以地区性的扰动为主;2000年以后则趋于平缓,扰动以砍伐和森林火灾为主;在空间上,扰动主要发生在近道路、低海拔、低坡度和近水地区,并受地形和交通的制约,城镇化逐渐成为该地区森林扰动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驱动因子。
岩石边坡生境形态结构特征对植被自然恢复能力的指示性
范学忠, 贾致荣, 李仲夏, 刘学博, 刘志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5):  587-591. 
摘要 ( 503 )   HTML ( 1 )   PDF (874KB) ( 12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构建植被恢复指数(IVR),对鲁中山区公路花岗岩边坡的植被自然恢复成效进行样方评价,识别影响植被自然恢复能力的关键生境因子,并建立基于岩缝与岩台面积指数和恢复年限的植被恢复成效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生境条件下公路岩石边坡植被的自然恢复效果差异较大,样方IVR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为1.89和0.29,恢复较差样方组(A)组的平均盖度为35.7%,平均地上生物量为147.7 g•m-2 ,分别不及恢复较好样方组(C)组的1/2和1/3;岩缝与岩台面积、恢复年限、岩台面积、平均土层厚度、岩缝面积、坡位和岩台土层厚度这7个生境因子与IVR密切相关,其参数值在A组和C组间差异显著(P<0.05),表明岩石边坡植被自然恢复成效和恢复能力与生境形态结构特征有很大关联性,而岩缝岩台发育程度和数量多寡对其影响最大。岩缝与岩台面积指数是指示边坡裸岩植被自然恢复能力和预测植被自然恢复成效的重要参数。
秦岭西部不同发育阶段日本落叶松林凋落物层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武均, 曹靖, 张晓阳, 李世杰, 刘继亮, 潘春林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5):  592-598. 
摘要 ( 585 )   HTML ( 1 )   PDF (1031KB) ( 13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秦岭西部小陇山林区不同发育阶段的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发育阶段日本落叶松林凋落物层的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10 a日本落叶松林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丰富度均显著高于20和32 a日本落叶松林,而32 a日本落叶松林土壤动物群落密度又显著高于20 a日本落叶松林。不同发育阶段日本落叶松林土壤动物群落的营养功能群组成也发生了明显变化,随栽植林龄的增加,捕食性类群的比例先增加后降低,而腐食性+杂食性类群的比例先降低后增加,植食性类群的比例呈增加趋势。不同发育阶段日本落叶松林的正蚓科、线蚓科、倍足纲、幺蚣科、步甲科、蚁甲科、双翅目幼虫和蚁科土壤动物类群密度存在明显变化,进而改变了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营养功能群组成。凋落物层土壤动物对不同发育阶段日本落叶松林的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可以用来指示林下土壤环境变化。
土地利用方式和施肥管理对黑土物理性质的影响
江恒, 邹文秀, 韩晓增, 杨春葆, 郝翔翔, 李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5):  599-604. 
摘要 ( 583 )   HTML ( 0 )   PDF (1041KB) ( 13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东北黑土区土壤水分的调控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土壤水分对降水和不同植被覆盖的响应,以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内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利用中子水分仪测定土壤体积含水量,研究裸地、休闲地以及包括单施有机肥、化肥+秸秆还田、单施化肥和不施肥4种处理的农田对耕层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水分动态。结果表明:与休闲地相比,农田土壤容重增加7.47%,而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均呈降低趋势,分别下降2.59、6.04和1.90百分比;肥料的施入尤其是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能够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裸地土壤的物理性质最差。由于植被耗水量较大,农田和休闲地土壤剖面年平均含水量显著低于裸地,施用化肥和秸秆还田可显著降低农田土壤剖面年平均含水量。各处理剖面内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0~70 cm深处)而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由于植被生长的耗水作用,休闲地和农田土壤水分变化比裸地强烈,秸秆还田加剧了农田土壤水分的变异。土壤储水量的动态变化与降水量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施肥管理对浅层土壤储水量的影响较大,但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处理对土壤储水量的影响越来越不明显。
白洋淀湿地补水的生态效益评估
张赶年, 曹学章, 毛陶金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5):  605-611. 
摘要 ( 572 )   HTML ( 1 )   PDF (919KB) ( 15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白洋淀在特别枯水年情况下,设计按最小生态水位补水、按适宜生态水位补水和不补水3种方案。对补水后湿地各类生态服务功能相比不补水(即只使用白洋淀湿地生态水权提供入淀径流)产生的变化进行计算,并运用市场价值法、类比法和影子工程法等方法,对各类服务功能变化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得出白洋淀湿地补水的生态效益价值。结果表明:白洋淀湿地按最小和适宜生态水位补水,补水量分别为12610×104和26 819×104 m3,补水的生态效益价值分别为57 036×104和135 646×104元,其中间接使用价值分别为52 255×104和124 244×104元,分别是直接使用价值的10.93倍和10.90倍;按最小和适宜生态水位补水,单位补水量的生态效益分别为4.5和5.1元•m-3,2种方案补水的生态效益都很显著。
污染控制与修复
1株微小杆菌对4种蓝藻的生长影响
邹万生, 罗玉双, 刘良国, 王文彬, 杨品红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5):  612-617. 
摘要 ( 558 )   HTML ( 0 )   PDF (1082KB) ( 12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过滤的天然珍珠养殖水参照BG11配制加富培养液,将1株能促进鱼害微囊藻生长的微小杆菌属菌株(Exiguobacterium sp.013,简写为E. sp.013)进行纯化扩大培养后与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平裂藻(Merismopedia)和惠氏微囊藻(Microcystis wesenbergii)按一定菌、藻密度比例同时接种后进行为期24 d的培养试验,利用特定生长率和细胞密度等指标观察并检验E. sp. 013菌株对4种蓝藻生长的影响,同时检测培养液中优势菌群的数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E. sp. 013菌对铜绿微囊藻、水华微囊藻和惠氏微囊藻具有显著促生长和延长稳定生长期作用,对平裂藻不具有显著促生长作用,但对延长其稳定生长期具有显著效果;试验培养过程中E. sp. 013菌落数量占所有菌落总数的比例始终高于46%,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表明E. sp. 013菌具有调控其他菌群的能力。
苏南快速城镇化区域典型河道入河污染物调查分析与估算
吴玮, 黄天寅, 赵克强, 张后虎, 孙勤芳, 李维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5):  618-624. 
摘要 ( 531 )   HTML ( 0 )   PDF (907KB) ( 12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快速城镇化区域产业快速发展、人口高度密集与排水设施建设滞后间的突出矛盾,以苏州官渎里区域的典型重污染河道——官渎花园内河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区域排污特征的基础上,系统总结点污染源、面污染源和内污染源在该类区域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对各类污染物入河量进行调查测算。根据测算结果,官渎花园内河的CODCr、NH3-N、TN和TP年入河量分别为222.54、11.16、16.63和2.56 t•a-1。对各污染源贡献率的分析结果表明,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为主要污染源,其次为降雨径流污染。在上述测算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苏南快速城镇化区域发展特点,提出了若干河道污染控制的对策与建议。
洱海北部2种典型种植制度下农田氮污染负荷研究
王哲, 谢杰, 方达, 吴德意, 孔海南, 刘爱武, 李梅新, 刘文祥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5):  625-629. 
摘要 ( 569 )   HTML ( 0 )   PDF (927KB) ( 12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洱海北部区域农村面源污染是富营养化初期湖泊——洱海氮磷负荷的主要来源。以洱海北部2种典型种植制度下的农田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与采样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氮的输入通量(农作物施肥、大气降水降尘、灌水和生物固氮)及输出通量(农田收获物和生物脱氮),并计算其对水环境产生的氮污染负荷净排放量(包括农田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流)。结果表明,在水稻-蚕豆种植制度下,农田为环境友好型,基本不向水环境排放氮负荷,净排放量为-30.73 kg•hm-2•a-1,主要氮输入通量为生物固氮(占43.3%),其次为有机肥(占35.0%),且输出通量主要为农作物吸收(占98.5%)。在水稻-大蒜种植制度下,农田为环境污染型,净排放量为306.75 kg•hm-2•a-1,主要氮输入通量为肥料(占84.7%),其中化肥占62.1%,而输出通量中水环境排放占45.4%。水稻-大蒜种植制度亟需采取合理施肥和提高肥料利用率等农田污染防治对策。
硝化液回流比对生物生态组合工艺脱氮除臭效果的影响
郑美玲, 吕锡武, 王永谦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5):  630-634. 
摘要 ( 606 )   HTML ( 3 )   PDF (1320KB) ( 15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小试规模试验研究“厌氧产沼气池-缺氧池-跌水充氧池-人工湿地”生物生态组合工艺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的效能,考察硝化液回流比对脱氮除臭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回流比从25%逐渐增加至200%时,TN平均去除率从15.0%增加至52.3%;但是当回流比继续增加至300%时,TN平均去除率下降至44.7%。在回流比为25%、50%、100%、200%和300%时,硫化氢作为污水中的主要恶臭源,其在缺氧池中的去除率分别为23.7%、30.8%、54.7%、82.6%和90.1%。同时,硫化氢去除率随缺氧池中DO和NO3-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系统回流比为200%时,组合工艺可获得最佳的脱氮除臭效果。
垃圾焚烧炉渣与污泥合成填料对污水中磷的去除研究
邱德斌, 赵克强, 张后虎, 孙勤芳, 路逸居, 刘高杰, 李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5):  635-640. 
摘要 ( 598 )   HTML ( 0 )   PDF (1489KB) ( 13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垃圾焚烧炉渣和污水厂污泥合成填料是经济有效且磷聚高效的吸附剂,该技术为垃圾焚烧炉渣和污泥提供新的利用方向。采用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模拟吸附剂的磷聚性能优于Freundlich模型,利用其计算所得4:1和1:1两种比例合成的填料对磷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7 300和13 750 mg•kg-1,是沸石填料最大吸附量的54.6倍和27.5倍。合成填料磷解析率明显低于沸石,且随着溶液磷初始浓度的升高,合成填料的磷解析率保持稳定。pH对合成填料吸附磷的影响小,表明合成填料适应污水的pH值范围广;浸出试验显示合成填料重金属浸出率低,环境安全性能优良。综上所述,垃圾焚烧炉渣和污水厂剩余污泥合成的填料吸附剂吸附磷能力强,饱和吸附量大,解析率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磷聚填料。
水浮莲干体对甲基橙的吸附研究
邱罡, 林少敏, 陈少瑾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5):  641-645. 
摘要 ( 545 )   HTML ( 0 )   PDF (969KB) ( 18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水浮莲干体对模拟染料废水中甲基橙(MO)的吸附行为,考察吸附时间、溶液初始pH值、水浮莲干体用量和MO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MO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O溶液初始pH值为5.5、初始质量浓度为25 mg•L-1条件下,添加12.5 g•L-1粒径为0.250~0.425 mm的水浮莲干体,于25 ºC条件下以120 r•min-1振荡吸附90 min后,MO吸附率可达72.1%。酸性环境有利于MO吸附;一定范围内,水浮莲干体用量的增加以及MO初始浓度的升高都会导致吸附率升高。水浮莲干体对MO的吸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更适合模拟其吸附动力学行为。随温度升高,MO平衡吸附量呈减少趋势。水浮莲干体及浸出液中Cr、Ni、Cu、As、Cd和Pb含量远低于GB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定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中的限量值,因此将水浮莲干体作为新型吸附剂应用于染料废水处理,不会导致二次污染。
多孔生物质混凝土的制备及其对水环境影响的模拟试验
徐大勇, 蔡昌凤, 徐建平, 廖斌, 刘小磊, 王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5):  646-649. 
摘要 ( 566 )   HTML ( 0 )   PDF (894KB) ( 13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制备了木屑多孔生物质混凝土(PBC),并通过清水浸泡和浸泡液的种子发芽试验,考察PBC浸泡后孔隙率变化及其浸泡过程对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最大抗压强度和孔隙率为指标,PBC最佳配合比分别为水灰比[m(水):m(水泥)]、水泥用量w和木屑添加量w为0.55、15%、1.0%和0.60、5%、2.5%两组。PBC浸泡液的ρ(COD)、pH值和电导率(EC)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浸泡40 d内的平均值分别为76.4 mg•L-1、9.93和4.4 mS•cm-1;同条件下普通多孔混凝土(PC)浸泡液的ρ(COD)平均仅为9.9 mg•L-1,但其pH值和EC值高于PBC。PBC和PC浸泡后孔隙率分别下降3.2和4.8百分点。种子发芽试验表明,PBC浸泡液对青菜种子发芽率无明显阻碍。分析认为,PBC能为水中微生物提供有效碳源,有利于降低水体pH值和EC,同时能有效减缓多孔混凝土的堵塞。
利用化学分析和生物毒性监测方法综合评价污水污泥环境影响的研究
李娟英, 苏磊, 陈洁芸, 李振华, 何培民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5):  650-656. 
摘要 ( 586 )   HTML ( 0 )   PDF (1037KB) ( 14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化学分析和发光细菌生物毒性联合检测方法评价了上海地区7处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分别用S1~S7表示)中主要污染物水平和毒性大小。结果表明,污水污泥样品S5和S7的重金属超过CJ/T 309—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农用泥质》标准和全国平均水平,主要超标重金属为Cd、Hg和Cu;污水污泥中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和二(口恶)英类含量与组成则处于安全水平;样点S1~S6的多环芳烃(PAHs)平均含量低于CJ/T309-2009中A级标准与欧盟和美国关于污水污泥的土地倾倒标准,但样点S7的w(ΣPAHs)达到34.61 mg•kg-1,超过CJ/T309-2009最高允许限值的6倍。污水污泥浸出液化学分析结果表明,PAHs和重金属含量低于GB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和欧盟EN 12457.2—2002《废弃物表征 浸出 颗粒废弃物和污泥浸出一致性试验》标准,但所有样点的溶解性总有机碳均超过欧盟EN 12457.2—2002标准。发光细菌综合生物毒性结果表明:样点S3的综合毒性最高,S1、S6和S7次之,S2、S4和S5较低,以生活污水为主要来源的污水污泥的综合生物毒性较高。该结果可为污水污泥的后续处理和处置提供基础数据。
研究方法
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现场监察技术研究
姚延娟, 吴传庆, 吴迪, 王雪蕾, 殷守敬, 马万栋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5):  657-661. 
摘要 ( 563 )   HTML ( 1 )   PDF (1930KB) ( 12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准确快速地确定生态监察目标,以信息化的手段辅助现场执法以提高现场环境执法效能,是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监察的关键。基于高空间分辨率卫星数据,在构建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监察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实现了利用卫星数据提取水源保护区的风险源信息,并对水源地所有风险源实现空间定位和准确统计。基于卫星数据和平板电脑,结合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定位技术,开发了水源地保护区现场执法系统,实现了现场数据的快速采集和“图属”一体化的业务集成,该系统可为水源地生态环境现场监察提供有利的技术手段。
研究简报
基于SWAT模型的淠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响应模拟
李远平, 苏志强, 杨太保, 包训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5):  662-665. 
摘要 ( 631 )   HTML ( 0 )   PDF (1059KB) ( 16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淮河南岸最大支流——淠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嵌套入ArcGIS软件的SWAT分布式机理性水文模型定量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降雨-径流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996—2010年淠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水田、旱地向建设用地转化以及林地向园地转化。相较于1996年的土地利用情景,2010年土地利用情景下的多年平均径流增加5.87%,年径流的增加主要表现为汛期径流增加,非汛期径流则呈减少趋势,径流量年内变幅加大。对于不同水文年份而言,平水年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响应最明显,变幅最大,枯水年则略大于丰水年,淠河流域的水源涵养能力呈现减退趋势。
三工河流域梭梭群落细根生长动态及周转
王永吉, 赵学春, 来利明, 朱林海, 王健健, 周继华, 姜联合, 马远见, 赵春强, 郑元润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5):  666-670. 
摘要 ( 529 )   HTML ( 0 )   PDF (913KB) ( 14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细根对植物群落功能的发挥和土壤碳库及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土柱法和分解袋法,于2010年5—10月整个生长季内,对三工河流域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群落的细根生物量以及分解和周转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梭梭群落细根生物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5—8月逐渐增加,8月达到最大,9—10月逐渐下降。细根生物量月平均值为183.76 g•m-2。活细根和死细根生物量分别占细根总生物量的72.59%和27.41%。梭梭群落细根生物量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变化,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51.36%的活细根和51.81%的死细根生物量分布在>10~30 cm土层。梭梭群落细根年分解率为58.76%,达到50%和95%分解率所需时间为279和1 302 d。梭梭群落细根净生产力为110.73 g•m-2•a-1,年周转速率为1.25次。
施用生物质炭基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陈琳,乔志刚,李恋卿,潘根兴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5):  671-675. 
摘要 ( 723 )   HTML ( 1 )   PDF (868KB) ( 20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花生壳、猪粪炭堆肥和生活废弃物这5种原料的生物质炭与化肥混合制作炭基复混肥,进行水稻生产的田间试验,分析不同生物质炭基肥处理下水稻产量与氮素利用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常规复混化肥比较,炭基肥处理施氮量减少19.94%,但水稻的经济产量提高6.70%以上,其中小麦秸秆炭基肥处理增产幅度最高,达39.34%。炭基肥处理可显著提高水稻每穗总粒数和单穗重,水稻籽粒与茎叶吸氮量比值提高11.64%(花生壳)~59.91%(生活废弃物),说明施用炭基肥可促进氮素向水稻籽粒的分配。施用炭基肥料可明显提高水稻的氮素偏生产力、氮素收获指数和氮素稻谷生产率,其中氮素偏生产力较常规复混化肥提高33.41%(玉米秸秆)~74.09%(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基复混肥是一种可以替代传统有机无机配合施肥的节氮肥料,小麦秸秆碳基肥在减少肥料投入、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方面具有较好的推广潜力。
2种杀虫剂对日本沼虾的急性毒性
邱伟建, 陈敏东, 宋玉芝, 周军英, 单正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5):  676-680. 
摘要 ( 953 )   HTML ( 1 )   PDF (933KB) ( 12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毒死蜱和硫丹对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的毒性作用。根据预试验确定2种杀虫剂对日本沼虾的急性毒性试验浓度,测定沼虾24和48 h的半致死浓度ρ(LC50)值范围内设定6个浓度梯度,对日本沼虾进行24 h胁迫试验以测定耗氧量和排氨量。毒死蜱和硫丹对日本沼虾的24和48 h ρ(LC50)分别为5.03、2.01 和8.47、4.02 µg•L-1,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96和0.272 µg•L-1,表明日本沼虾对毒死蜱的敏感性明显高于硫丹。随着2种杀虫剂浓度的逐渐升高,日本沼虾的耗氧量和排氨量均呈现下降趋势,表明日本沼虾采用相同的适应方式来抵御2种杀虫剂对其基础代谢的胁迫,表现为被动的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