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区域环境与发展
横断山区干旱河谷气候变化趋势研究
丁文荣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6):  681-687. 
摘要 ( 905 )   HTML ( 170 )   PDF (1138KB) ( 21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横断山区干旱河谷内20个典型气象台站的长时序逐月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间、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等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趋势检验以及集中度与集中期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横断山区干旱河谷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全球变化背景下,横断山区干旱河谷平均气温总体呈现升高趋势,升幅为0.11 ℃•(10 a)-1,较整个横断山区的0.15 ℃•(10 a)-1略低,冬季升温幅度高于其他季节;(2)金沙江下游的元谋、东川和巧家段河谷呈现持续降温趋势,特别是春季的降温较为明显;(3)横断山区干旱河谷降水量呈微弱减少趋势,为-1.48 mm•(10 a)-1,这主要是由于夏季降水减少量超过其他季节降水增加量所致;(4)多数河谷站点年降水量的集中度呈微弱下降趋势,而集中期则有所提前,但不明显;(5)干旱河谷相对湿度和日照时间在近几十年间均呈现减少趋势,相对湿度每10 a约减少0.16百分点,而日照时间则平均每10 a减少24.26 h。
1985-2010年南京市耕地变化轨迹及驱动力分析
刘桂林, 张落成, 张倩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6):  688-694. 
摘要 ( 653 )   HTML ( 1 )   PDF (2467KB) ( 19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程度加剧,南京市的土地利用发生了巨大变化。基于1985—2010年覆盖南京市的Landsat MSS/TM卫星影像,利用最大似然法获取南京市历年土地利用数据,将其归纳为耕地和非耕地2类。基于分类结果,提取并归纳了恒定耕地、恒定非耕地、转变为耕地、转变为非耕地和短暂性耕地5种耕地的变化趋势,借助于景观水平上的斑块占景观面积的比例以及散布与并列指数来分析5种耕地类型变化趋势的景观格局时空动态,来说明耕地扩张和遗弃的时空轨迹。结果表明:(1)1985—2010年,耕地面积减少40.42%;(2)恒定耕地面积在方位3所占比例最大,为56.89%,转变为非耕地主要分布在方位1、6和8,揭示城市扩张的主要方向;(3)恒定耕地类型主要分布于六合区,面积为895.92 km2,转变为非耕地类型主要分布于江宁区;(4)恒定非耕地集中于市中心附近,而恒定耕地则远离市中心分布;(5)恒定耕地仍占主导地位,转变为非耕地具有较高破碎度。短暂性耕地面积不稳定,较易发生土地撂荒乃至土地退化;(6)人口与产业重心转移、经济发展、政策和城市扩张是显著影响耕地空间格局的关键因素。
日本农村循环经济系统磷代谢分析——以北海道中札内村为例
石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6):  695-699. 
摘要 ( 635 )   HTML ( 0 )   PDF (970KB) ( 13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介绍日本农村循环经济模式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选取日本典型农村循环经济模式进行磷代谢分析。结果表明,大量的堆肥和直接还田改善了畜禽排泄物和农村生活对水体环境的影响,但对于减少种植业引起的磷排放未起到关键作用。建议在建设新农村的同时,有必要考虑农村生活-种植业-畜牧业一体化循环经济模式,扩大农村生活废弃物的再资源化量,以减少对系统外环境的污染。
金华典型中药材产地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殷汉琴, 简中华, 徐明星, 魏迎春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6):  700-704. 
摘要 ( 498 )   HTML ( 0 )   PDF (1177KB) ( 12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金华市主要中药材种植区采集耕作层土壤和中药材样品,分析其重金属含量,并从环境地球化学角度分析中药材重金属超标的原因。结果表明,白术(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玄参(Radix Scrophulariae)和浙贝母(Bulbus Fritillariae Thunbergii)中Cd超标率分别为64.3%、40.0%和47.2%,白术、玄参和元胡(Rhizoma Corydalis)中Cu超标率分别为35.7%、10.0%和5.9%。从中药材对重金属的选择性吸收、种植区的土壤环境、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等方面研究发现,气候温暖湿润,地形陡峭,岩石在风化成土过程中淋溶作用强烈,从土壤母质、淋溶层到土壤表层pH值逐渐降低,土壤酸化是导致中药材Cd和Cu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
自然保护与生态
京杭运河淮安段水利防护林群落护堤防蚀效应
李冬林, 季永华, 戴小琳, 刘劲松, 丁晶晶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6):  705-710. 
摘要 ( 748 )   HTML ( 9 )   PDF (921KB) ( 183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京杭运河淮安段水利防护林群落的护堤防蚀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防护林植被可以明显改善地表土壤物理性能,明显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降低土壤容重。不同植物群落对地表土壤的护堤防蚀效应明显不同。早熟禾群落和女贞群落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通气蓄水效应。有植被分布的地表土壤抗蚀性比裸地显著增强(P<0.05)。相对而言,早熟禾群落土壤水稳性指数最大(0.892),其余依次为女贞群落(0.835)、梨树群落(0.791)、桃树群落(0.530)、水杉群落(0.397)和裸地(0.341)。植物群落土壤的抗蚀性同植物根系生物量、根数和土壤有机质分别呈显著正相关(P<0.01)。
间作栽培对连作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汪春明, 马琨, 代晓华, 梁熠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6):  711-716. 
摘要 ( 540 )   HTML ( 1 )   PDF (997KB) ( 14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不同间作栽培模式缓解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连作障碍的可行性及作用机制,以马铃薯单作为对照,研究马铃薯间作玉米(Zea mays)、蚕豆(Vicia faba)和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3种模式对连作马铃薯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种植模式下马铃薯根际土壤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低于马铃薯单作,根际土壤速效磷降幅最大,达45%以上,土壤pH值明显下降。间作栽培模式改变了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降低了根际土壤真菌的数量;间作栽培模式对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能力也有明显影响,其中马铃薯间作蚕豆和玉米处理其根际土壤微生物培养120 h的平均颜色变化率分别比对照高13.39%和4.30%。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总体上对碳水化合物利用率较高,对芳香化合物的利用率较低。间作蚕豆明显促进了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代谢强度,而且能维持较稳定的产量,因而可能是一种有利于改善马铃薯连作栽培根际微生态环境、缓解连作障碍的栽培模式。
会稽山古香榧群农业多功能价值评估
徐远涛, 闵庆文, 白艳莹, 袁正, 王斌, 何露, 陈锦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6):  717-722. 
摘要 ( 609 )   HTML ( 1 )   PDF (932KB) ( 14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香榧(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是我国古老的原产树种和世界稀有的经济树种,目前会稽山古香榧群已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地。利用农业多功能多维评价模型并结合会稽山古香榧群的特点,从经济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农业景观保留功能、农业文化传承功能和生态环境保护功能5个方面,对会稽山古香榧群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会稽山古香榧群的农业文化传承功能指数值最高,为1,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和农业景观保留功能指数分别为0.85和0.43,经济功能值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指数值比较低,分别为0.25和0.29。说明会稽山古香榧群的主导功能是农业文化传承功能,其次是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和农业景观保留功能。
污染控制与修复
铅-苯并[a]芘复合污染在土壤-植物体系的归宿规律研究
王帅, 王红旗, 王瑞斌, 张欣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6):  723-730. 
摘要 ( 442 )   HTML ( 0 )   PDF (1140KB) ( 10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中、低浓度铅(Pb)和苯并[a]芘(B[a]p)复合污染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归宿规律和相互影响,以考查Pb-B[a]p复合污染的相互作用。采用4因素6水平均匀设计试验方案,w(Pb)范围为0~1 120 mg·kg-1w(B[a]p)范围为0~6.4 mg·kg-1。结果表明,在非根际环境中,Pb的不同结合态未受到B[a]p的影响,而土壤中B[a]p的自然降解过程也未受到Pb的影响;在黑麦草根际环境中,Pb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以及Fe/Mn氧化物结合态含量与非根际土壤相比明显降低,有机物和硫化物结合态含量明显升高,这与黑麦草根际分泌物和植物根际的吸收作用有关;玉米和黑麦草地上部和根部Pb含量均与土壤中Pb总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B[a]p含量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在玉米和黑麦草根际环境中,B[a]p的降解速率比非根际土壤有明显提高,其中黑麦草的促降解作用强于玉米;Pb对玉米和黑麦草根际土壤中B[a]p的降解过程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与根际环境对Pb的活化作用进而增加Pb微生物有效性有关;Pb对植物根部吸附B[a]p的过程也有一定影响。总体而言,在根际和非根际条件下B[a]p与Pb的共存均未影响Pb的归宿,在非根际环境中Pb也未影响B[a]p的归宿,但在根际环境中Pb抑制了B[a]p在土壤中的降解及植物根部对B[a]p的吸收。
土法炼锌区基质改良对刺槐生长的影响
林文杰, 肖唐付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6):  731-737. 
摘要 ( 531 )   HTML ( 0 )   PDF (998KB) ( 11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植被重建是废弃地污染控制的有效途径。通过苗圃盆栽试验和田间植被重建试验,研究了不同改良措施对贵州省赫章县土法炼锌污染场地土壤理化特性、重金属含量特征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生长特性的影响,探索废弃地植物重建限制因子和基质改良途径。研究表明,废渣上植被重建的限制因子主要表现为盐碱胁迫,全氮、碱解氮和全钾含量低,重金属含量高,持水保水能力差。废渣中Pb、Zn和Cd含量高,但其活性较低。新废渣中添加矿区土壤,可导致pH值和(EC)降低,盐碱胁迫减缓,持水能力提高,并显著提高刺槐在新废渣上的生长和生存能力,是废渣基质改良的有效方式。废渣经过长期淋溶后,盐碱胁迫强度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水分增加。添加保水剂或矿区土壤能有效促进刺槐在老废渣上定植。
土壤渗滤系统中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李屹, 沈剑, 林燕, 王欣泽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6):  738-742. 
摘要 ( 443 )   HTML ( 1 )   PDF (1035KB) ( 10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土壤渗滤系统中,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和碳氮比等因素均对营养盐的处理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在实验室控温条件下,分析了不同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和环境条件对土壤渗滤系统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小于0.15 m3•m-2•d-1的条件下,模拟生活污水中CODCr、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达到84%、37%和93%以上,土壤(以干土计)亚硝酸盐细菌数量为4.50×106g-1。装置上层产生的滞水对CODCr和磷酸盐的去除影响不大,但是由于处理系统内溶解氧浓度的降低,使得氨氮硝化过程受到抑制,氨氮和总氮的处理效果均变差;在通气良好条件下,较高的碳氮比[m(碳): m(氮)=5:1]对系统中总氮的去除更为有利。
土壤B[a]P叠加污染对蚯蚓体腔细胞SOD、POD和MDA的毒性效应
马静静, 郑彬, 张伟, 葛高飞, 郜红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6):  743-748. 
摘要 ( 471 )   HTML ( 0 )   PDF (1110KB) ( 12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累积试验方法,研究土壤苯并[a]芘(B[a]P)多次叠加污染对赤子爱胜蚓 (Eisenia foetida) 体腔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丙二醛(MDA)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B[a]P暴露时间的延长,蚯蚓体腔细胞的SOD、POD活性和MDA含量呈初期(1~14 d)下降速率较快,尔后(14~56 d)下降速率减小的变化趋势。在叠加污染条件下,0~20 cm深度土壤蚯蚓体腔细胞SOD活性和MDA含量在14 d时分别比一次污染低20.97%和15.96%,POD活性比一次污染高20.44%;而在>20~40 cm深度土壤中蚯蚓体腔细胞SOD、POD活性和MDA含量在14 d时分别比一次污染低52.89%、18.00%和70.60%。表明B[a]P叠加污染土壤中蚯蚓体腔细胞的毒性效应低于一次污染。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暴露下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生理损伤
卜元卿, 单正军, 智勇, 张凯, 姜锦林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6):  749-754. 
摘要 ( 470 )   HTML ( 0 )   PDF (1055KB) ( 10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急性接触试验和人工土壤试验分别研究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致死性和氧化损伤。急性接触试验结果显示,NPEO 对赤子爱胜蚓的48 h毒性半致死剂量ρ(48 h,LD50)为0.58 mg•L-1;人工土壤试验结果显示,NPEO可诱导赤子爱胜蚓CAT酶活力、GST酶活力、GSH含量和氧化产物(MDA)含量上升,暴露28 d时,NPEO浓度与赤子爱胜蚓CAT酶活力、GST酶活力、GSH含量和MDA含量呈正相关,且均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 P < 0.05) ,NPEO剂量增加对赤子爱胜蚓SOD酶活性和Cu-Zn SOD酶活性有轻微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NPEO在亚致死暴露浓度下(<0.50 mg•kg-1)会对赤子爱胜蚓产生生理胁迫并导致一定程度的氧化损伤。
炭化秸秆吸磷剂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杨阳, 张毅敏, 练建军, 段金程, 周创, 林超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6):  755-761. 
摘要 ( 461 )   HTML ( 1 )   PDF (1292KB) ( 12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水稻秸秆为原料,经炭化、KMnO4预氧化和FeSO4溶液改性后,制备得到低成本的改性炭化水稻秸秆(modified carbonized rice straw,MCRS)。采用Zeta电位分析仪、扫描电镜、能谱仪、比表面积分析仪、红外光谱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多种手段,分析了炭化水稻秸秆和MCRS的理化性能。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吸附剂投加量、pH值和温度对MCRS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CRS对磷的吸附是一个吸热过程,其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方程进行拟合。当投加量为4 g•L-1、pH值为7时,MCRS对水溶液中磷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6%;依据Langmuir方程计算得到,30 ℃条件下,MCRS对磷的最大吸附量为5.49 mg•g-1
黄浦江水源地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郑玲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6):  762-767. 
摘要 ( 481 )   HTML ( 0 )   PDF (1589KB) ( 12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源地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对黄浦江干流和主要支流15个采样点的Hg、Cd、Pb、Cu和Zn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相比环境背景中位值,在15个样品中5种重金属含量都存在一定比例的超标现象,其中,Cd和Hg的污染相对明显;相比背景最大值,仅有Cu和Cd含量超标。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进行评价,所得出的生态风险等级均为无污染~中等污染水平,急水港近苏沪交界处、淀峰大桥、大蒸港沪浙交界处、大蒸港泖洋河交汇处、园泄泾以及五厍东一号河交界处区域生态风险较高,Cd和Hg是研究区域生态风险的主导因子。值得注意的是,黄浦江支流大蒸港和园泄泾的生态风险整体高于黄浦江干流。总体而言,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仍处于中等以下水平。
秸秆污泥堆肥产纤维素酶细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
佘婷婷, 葛骁, 李买军, 张盛华, 禇艳春, 郭海宁, 王小治, 封克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6):  768-772. 
摘要 ( 557 )   HTML ( 0 )   PDF (1057KB) ( 13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添加秸秆进行堆肥处理的污泥中采集样品,通过富集培养和刚果红平板染色法筛选分离出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细菌,再通过酶活力测定从中分离筛选出1株相对高活性的产纤维素酶细菌C1;通过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初步确定该菌株为Devosia sp.。利用单因素试验对目的菌株C1进行产纤维素酶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菌株C1产纤维素酶的最佳发酵时间、培养温度、摇床转速以及最适初始pH值分别为 60 h、30 ℃、130 r•min-1和pH 7.2~7.5,且在该条件下其滤纸酶(FPase)和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活力分别达23.10和54.97 U•mL-1
不同粒径和不同浓度清洁疏浚物对2种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
董鹏, 徐韧, 刘材材, 刘汉奇, 秦玉涛, 邓邦平, 刘守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6):  773-778. 
摘要 ( 427 )   HTML ( 1 )   PDF (1160KB) ( 12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粒径和不同浓度悬浮清洁疏浚物对2种常见海洋微藻小球藻(Chlorella sp.)和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 d的试验周期里,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清洁疏浚物对2种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在相同粒径范围内,悬浮清洁疏浚物质量浓度在1~7 g•L-1时,其对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加。随悬浮清洁疏浚物粒径的减小,2种海洋微藻的细胞密度呈下降趋势,>88~125 μm粒径范围内生长的藻细胞受影响最小,0~16 μm粒径范围内生长的藻细胞受影响最大。悬浮清洁疏浚物对2种海洋微藻的比生长速率抑制作用明显,延缓了最大比生长速率出现的时间。2种海洋微藻对悬浮清洁疏浚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小球藻对悬浮清洁疏浚物的反应更加迅速。
农户参与三氯杀螨醇替代技术培训积极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周克, 马涛, 贾相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6):  779-783. 
摘要 ( 482 )   HTML ( 0 )   PDF (890KB) ( 10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病虫害综合防治(IPM)技术旨在结合生物、农学及物理防治方法,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护农业劳动者健康和生态环境。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环境保护部对外合作中心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启动实施的“中国含滴滴涕三氯杀螨醇生产控制及IPM技术替代全额示范项目”为例,系统分析影响农户参与IPM培训积极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种植规模对农户参与IPM培训的积极性影响显著,学员性别和年龄不是影响其参加培训积极性的显著因素;学员参加培训的次数越多,其对IPM技术的采纳率越高。农民田间学校应更多地吸收老人和妇女参加三氯杀螨醇替代技术及IPM培训。
研究方法
两栖动物监测方法和国外监测计划研究
吴军, 高逖, 徐海根, 崔鹏, 陈炼, 丁晖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6):  784-788. 
摘要 ( 601 )   HTML ( 1 )   PDF (944KB) ( 21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两栖动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可被用作环境监测的指示物种。介绍了两栖动物监测的指标、时间、频次以及监测的主要方法,包括目视遇测法、样线(带)法、繁殖区调查法、鸣叫调查法、围栏陷阱法、人工庇护所法、人工隐蔽物法和标志重捕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还详细介绍了国外比较成熟的2个两栖动物监测计划——美国两栖动物监测计划和英国两栖爬行动物监测计划。
污染场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异常值识别及其点源效应的分离
吴运金, 何跃, 邓绍坡, 徐建, 张胜田, 龙涛, 林玉锁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6):  789-795. 
摘要 ( 502 )   HTML ( 0 )   PDF (1373KB) ( 13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点源污染导致的土壤重金属空间异常值的分布及点源效应的大小将影响场地风险评估和修复方案的制定,进而影响场地的环境管理。以某典型重金属污染场地为研究区域,以表层土壤Cd含量为研究对象,引入稳健变异函数模型,并筛选出合适的变异函数模型,结合平尾化方法对表层土壤Cd含量空间异常值进行识别和处理,并有效地分离出点源效应。研究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Cd含量空间变异大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异常值;Cressie-Hawkins稳健变异函数更适合用于对研究区表层土壤Cd含量半方差函数的估计,采用稳健变异函数和平尾化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空间异常值和分离点源效应,空间异常值主要分布在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的区块;由于准点过程导致的变异较大,分离出的点源效应解释了异常值点位表层土壤Cd含量的大部分。
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农村生活污水中污染物在表层土壤中的消减特征与测算
万寅婧, 王文林, 周峰, 刘波, 唐晓燕, 梁斌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6):  796-803. 
摘要 ( 507 )   HTML ( 0 )   PDF (1516KB) ( 11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原位采集太湖流域典型平原河网地区农户化粪池排口附近的表层土壤及化粪池出水,人工模拟研究区域的典型降雨(夏季30 mm·次-1,冬季5 mm·次-1)、气温(夏季27 ℃,冬季5 ℃)条件以及排污负荷[TN:(2.35±0.06) g·m-2·d-1,NH4+-N:(2.08±0.04)g·m-2·d-1,TP:(0.21±0.01)g·m-2·d-1,COD:(11.14±0.59)g·m-2·d-1],并进行室内模拟土柱试验,测算不同季节(夏季和冬季)、不同天气过程(雨前、雨期和雨后)排污口表层土壤对农村生活污水各类污染物的削减率并探讨其削减规律。结果表明:在季节差异上,雨前、雨天和雨后TN削减率均表现为夏季<冬季(P<0.05或P<0.001),NH4+-N削减率则均表现为夏季>冬季(P<0.01);雨前和雨后TP削减率表现为夏季>冬季(P<0.001),COD削减率无显著季节性差异;雨天TP和COD削减率则均表现为夏季<冬季(P<0.01或 P<0.001)。在天气过程差异上,夏季土壤TN削减率表现为雨后>雨前>雨天(P <0.01),夏季TP和COD削减率表现为雨前≈雨后>雨天(P>0.05,P<0.01),而夏季NH4+-N,冬季TN、NH4+-N、TP和COD削减率在不同天气过程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据此划分,夏季雨前、雨天和雨后及冬季削减率分别为38.5%、-25.0%、46.0%和50.4%,夏季和冬季NH4+-N削减率分别为91.5%和85.5%,夏季雨天、夏季其余时间及冬季TP削减率分别为63.3%、93.1%和82.7%,夏季雨天及其余时间COD削减率分别为8.2%和66.2%。
蓝藻水华强度的显著相关环境因素识别模型
黄炜, 商兆堂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6):  804-810. 
摘要 ( 444 )   HTML ( 0 )   PDF (927KB) ( 11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识别蓝藻水华强度的显著相关环境因素,克服现有研究中因变量选择不合理、时间与空间精度较低等问题,构建了以蓝藻水华强度等级为因变量,以水质、水文和气象3类监测指标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把该模型应用于太湖蓝藻水华研究。基于水华面积和集聚强度数据,用7级量表生成水华强度等级值,使因变量具有宏观性,避免了仅使用叶绿素a浓度等类似指标表示水华强度所体现出的微观性不足。该数据集的时间精度达到每天采样2次,空间精度则达到太湖湖湾内的某个水域空间范围。因此因变量具有适度宏观性,而自变量的值则与因变量的值在较高的时间和空间精度基础上严格对应。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太湖大贡山水域蓝藻水华强度与气温和硝酸盐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风速、湿度和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上述结论与该研究领域的主流结论一致,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研究简报
黑藻群丛对水体氮素和其他主要环境因子日变化的影响
毛丽娜, 王国祥, 张利民, 董彬, 周锋, 李振国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6):  811-815. 
摘要 ( 490 )   HTML ( 1 )   PDF (1064KB) ( 13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引种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构建了沉水植物-水-沉积物模拟微实验系统,研究了沉水植物黑藻生理活动的日变化对水体氮素迁移转化及其他环境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藻组水体中溶解氧浓度、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显著高于对照组(无黑藻水体)(P<0.05),溶解性总固体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溶解氧浓度、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15:00时达到峰值。水体NH4+-N和TN浓度始终保持稳定,且低于对照组。从日变化规律来看,在15:00—18:00之间NO3--N平均浓度较高,在24:00—次日2:00 NO2--N浓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