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    下一篇

稻蟹共生模式对稻田水分循环和养分淋失的影响

李博昊;李英豪;朱淼淼;张成哲;林世巍;陈涛涛   

  1.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辽宁江河水利水电新技术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营口市水利勘测建筑设计院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379043); 辽宁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青年专项(2023030237-JH2/1016);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XLYC1902064)

摘要: 稻蟹共生种养是全面推进我国特别是东北地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但养蟹稻田和常规稻田水分循环和水土环境特征究竟有何差异尚不知晓。为定量表征稻蟹共生种养水分循环和水土环境特征,在辽河入海口两处大型养蟹灌区(营口灌区和大洼灌区)布设12块典型田块,以常规稻田为对照,对养蟹稻田逐日蒸腾蒸发量、逐日渗漏量、灌溉定额、水体和表层土壤养分动态、养分淋失以及水稻和螃蟹产量等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稻蟹共生模式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但河蟹产值的增加,显著提高稻田综合经济效益76.22%~132.88%(P<0.05)。稻蟹共生显著增加稻田灌溉定额3.29%~20.93%(P<0.05)和渗漏总量5.66%~10.83%(P<0.05),降低水分生产率5.01%~8.49%(P<0.05),但单位用水综合产值显著增加(67.54%~118.34%)。稻蟹共生模式可显著降低稻田田面水养分浓度NH4+-N(24.99%~59.33%)、NO3--N(54.44%~128.40%)、速效磷(22.98%~25.47%)和速效钾(8.84%~10.33%)等养分浓度(P<0.05),减轻地表径流养分面源污染潜在风险。稻蟹共生模式可显著提高稻田表层土壤各种养分含量NH4+-N(60.00%~83.88%)、NO3--N(18.21%~44.97%)、速效磷(28.34%~54.56%)和速效钾(10.47%~21.24%)养分含量(P<0.05),提升稻田土壤肥力。但稻蟹共生模式显著增加了稻田NH4+-N(20.60%~25.20%)、NO3--N(26.24%~44.75%)、速效磷(14.15%~18.83%)和速效钾(4.31%~16.94%)(P<0.05)淋溶损失量,促进养分向深层剖面(20-80 cm)转移。本研究揭示稻蟹共生系统具有提高单位用水产值、降低径流污染风险、提升地力和增加稻田综合产值等巨大潜力,但促进稻田养分淋失的问题不容忽视。研究可为养蟹灌区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稻蟹共生, 水分循环, 淋溶损失, 土壤养分, 水稻产量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