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    下一篇

赣江中下游浮游藻类时空分布特征及水质评价

王俊颉;夏雨;于新平;刘金福;李瀚成;陈宇炜   

  1. 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省水利科学院
  • 基金资助: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201905); 青年项目(GJJ211938); 江西省水利厅科技项目(202022YBKT17)

摘要: 浮游植物是河流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为揭示赣江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及评价赣江水体营养状态,于2019年4月、7月、10月、1月,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对赣江中下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赣江中下游共检测出浮游植物6门53属,其中绿藻门25属,占总物种数的47.17%;硅藻门16属,占总物种数的30.19%;蓝藻门共6属,占总物种数的11.32%;其他门类包括裸藻门3属、甲藻门2属、隐藻门1属。各采样点浮游植物密度为11.0×104~468.7×104 cells·L-1,平均值为93.1×104 cells·L-1。生物量介于0.15~4.67 mg·L-1,平均生物量为1.16 mg·L-1。浮游植物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万安水库和峡江水库上游各采样点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均高于其他采样点,其中GJ11丰度最高。季节变化方面,浮游植物生物量总体呈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冬季最高,为2.23 mg·L-1,硅藻门为优势门类;夏季生物量最低,为0.66 mg·L-1,绿藻门为优势门类;与上世纪80年代调查相比,近年来浮游植物物种(属)数有所下降,丰富度、均匀度等也较早期调查结果低。水质理化指标评价结果显示赣江中下游水质为Ⅴ类水;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表明水体处于中度污染至重度污染状态。 

关键词: 赣江,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水质生物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